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是膝关节炎症中最常见的病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膝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致软骨丢失、破坏,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反应的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达50%,75岁的人群则达80%,女性多于男性,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是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位常见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可能有关。原发性骨关节炎系指随年龄老化而不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关节病变,继发性骨关节炎则由损伤、炎症、遗传及代谢内分泌等疾病所引起。
一、病因
骨关节炎的病因不是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衰老、劳损外伤、炎症、肥胖、遗传、代谢和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1 衰老与老化2 运动、外伤与废用3 肥胖4 遗传5 骨内高压6 T-2毒素
二、病理基础
本病的病理基础是关节软骨的改变,一般认为由于软骨的磨损超过软骨的修复能力所致,常发生于负重关节,早期于光镜下可见软骨细胞减少,脂肪退行性变和胶原纤维的改变,其后在软骨表面可见多数软化灶,软骨失去光泽,颜色变黄,表面粗糙不平,进而出现裂隙,表面剥落糜烂,引起软骨下骨质暴露,脱落的小碎片可引起滑膜炎症。与此同时,软骨下骨在承受压力和磨损的最大部位发生象牙样变和增厚,于软骨边缘韧带附着处形成骨赘,即一般所谓骨刺,而外周承受压力较小的部位骨质萎缩,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有时于软骨下骨质内尚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腔状改变,系由于骨小梁的微细骨折而引起的粘液样和纤维蛋白性改变。
三、临床症状
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炎病人最常诉说的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及僵硬感,明显的特点为疼痛及僵硬感在活动后得到减轻,而刚开始活动时疼痛较为严重,休息后膝关节可有僵硬感,活动欠灵活,改变体位比较困难。还有的病人常诉说夜里膝部疼痛明显,这往往是由于并发关节内炎性病变,造成关节囊挛缩,骨内充血,导致髓腔压力增高。有的病人可伴有膝关节肿胀,活动范围受限,病人常诉膝关节不能伸直,下蹲困难。还可见到大腿肌肉萎缩或关节变形。
四、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非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人,可通过功能锻炼、物理疗法(热疗、冷疗、超声波等),达到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松弛肌肉的目的。因受累关节有适应倾向,所以功能锻炼是至关重要的。有报道表明,多种康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药物治疗: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控制关节疼痛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仍找不到理论依据,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多选用:(1)镇痛剂:扑热息痛是OA止痛的首选药物。对扑热息痛疗效不好或急性炎症渗出的患者,可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2)关节腔内用药: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和透明质酸(HA)。(3)中草药: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正在积极进行当中,对膝骨关节炎病因、病理认识的不同,分别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处方用药以牛膝、当归、熟地、黄芪、威灵仙、甘草、白芍、独活、杜仲、鸡血藤等药物为主。
2、手术治疗:(1)截骨术:通过股骨髁上或胫骨高位截骨,以改变膝关节生物力线,增加关节间隙,改变关节负荷,达到骨内压降低,促进新关节面形成,从而减轻关节疼痛。(2)关节清理术:临床上常采取关节切开或关节镜来行关节清理术,将关节内增生的滑膜及游离体取出,并磨削骨赘、关节软骨及退变的半月板,进而反复冲洗关节腔,以改善关节腔内环境。(3)关节置换术:膝骨关节炎晚期,关节严重畸形、关节软骨退变、关节活动受限、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采用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术分为半关节置换、单髁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半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年轻肥胖、活动较多及某些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而不宜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或单髁置换术。它要求患者术前膝关节结构稳定、股骨髁关节面基本正常、无明显畸形和软组织病变。单髁置换术仅用于病变只累及一侧间隔或单髁、术前膝关节韧带基本正常的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年龄较大、活动较少的患者。国内报道,自20世纪70年代初髁型人工膝关节开始用于临床,经10年随访,其成功率已接近90%。(4)其它疗法 近年来软骨、软骨膜或骨膜移植等治疗正在进一步应用研究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