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市虹口区的104岁陈老奶奶,十多天前在家中不慎滑倒,右侧髋部剧烈疼痛,无法维持正常的活动。此后家人奔走于多家医院,尽管诊断 “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非常明确,具有强烈的手术指证,但均因年龄太大被建议放弃手术,卧床保守治疗。
老人只能平躺,活动严重受限,在卧床一周左右后便出现了咳浓痰和褥疮等并发症的迹象,家属抱着一线希望来到长海医院。当晚,黄轩主治医师接诊后见患者病情如此危重,随即汇报苏佳灿副教授,并按照指示安排麻醉科、心内科和呼吸科的专家反复讨论病情,一致认为患者高龄且已出现部分心肺功能改变,手术风险极高,稍有闪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为此他们也曾有过放弃手术治疗念头,但看到患者家属五世同堂的企盼目光,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感让他们感到,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他们认真做好术前的各种检查,耐心调整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经反复术前讨论制定了各种手术和麻醉突发情况的处理预案。
上午9时,老人在严密生命监测下开始进入半身麻醉状态,作为长海医院建院至今所施行的最高龄手术,手术室内的气氛也变得异常凝重。手术准备时,由于患者骨折断端移位比较严重,几次通过体位摆放复位都不够理想,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最后骨科苏佳灿副教授亲自上阵,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冒着透视X射线对身体的伤害,终于攻下这个难关。
苏教授熟练地进行经皮穿刺,C臂机定位,微创开口,高精钻头扩张,放置髓内钉,主钉到位、透视、缝合……手术操作过程仅约20分钟。老人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出血仅20ml。手术结束后,苏教授面露笑容说:4小时后老奶奶就能拜托疼痛的折磨,坐离床面了。
据苏教授介绍,老奶奶所患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严重骨折。好比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做手术,身背“炸弹”的患者只能卧床严格制动,随时都可能因心肺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而夺去生命。考虑到老奶奶已经104岁了,身体状况不理想,骨质疏松情况也十分严重,苏教授决定此次手术采用目前国际上最为领先的微创手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
其方法是经皮肤3cm的微创切口,穿刺向股骨髓腔内置入髓内钉主钉,并向股骨头方向置入抗旋螺钉,通过在20分钟左右的操作即可达到复位、固定骨折断端的目的,即刻消除骨折不稳引起的髋部疼痛,4小时后患者就可以坐离床面了。这种新型术式较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具有微创、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疗程短、手术恢复期短、医疗费用低、改善生活质量明显等诸多优点。但对于手术技术、操作手法和术者经验等的要求也很高。
苏教授是国内第一批接受国际培训并开展PFNA技术的创伤骨科医师,从2008年起至今已为400多位患者解除了病痛。目前他已将这一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因手术创伤小,近远期效果满意,医疗费用低而受到广大病患,尤其是高龄患者的欢迎。随着我国老年化时代的来临,今后这种高精度微创手术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会受益于这一新技术。
“我现在可以坐起来么?”躺在长海医院骨科病床上的患者陈老太太术后醒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从摔倒骨折后,她第一次真正坐了起来。在黄轩主治医师的精力治疗下,老人家的疼痛逐渐减轻,直至最终消失。出院前查房时,她紧紧握着苏教授的双手:“是长海医院的好军医给了我又一次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