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胯子。它是股骨的近端部分,连接着躯干与下肢,是下肢负担身体重量时极其重要的传导结构。髋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骨质疏松时强度会大大降低,简单的摔跤就能造成骨折,最常见的有两种: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
罪魁祸首骨质疏松离我们有多远呢?2013年10月10日,世界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发布一份公报――全世界已有两亿骨质疏松的女性。只要能活到平均寿命,女性一辈子有三分之一的几率会在50岁后遭遇骨折,对男性来说,骨折几率也有五分之一。而曾经骨折过的人,再次骨折的风险比之前又翻了一倍。
在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髋部骨折危害最大。髋部骨折有四大杀手,个个武艺高强。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我依次将他们介绍给大家。
第一个杀手:肺炎。长期卧床,患者咳嗽、咳痰能力下降,往往易并发生坠积性肺炎。除了可引起败血症、毒血症、呼吸窘迫外,还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第二个杀手:褥疮。高龄老人长期卧床,不能翻身,压迫骶骨处的皮肤,易引起褥疮,进而引起难以控制的感染、败血症。
第三个杀手:泌尿系统感染。由于长期卧床,排尿不便,护理困难,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泌尿系统的感染,由此发展而生的败血症夺走了无数老人的生命。
最后出场的一位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老人骨折后在应激状态下血液本身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加上双腿不能活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徒然增高。栓子在血管内形成后就像是一枚定时炸弹,一旦脱落,堵塞于心脏、肺部,容易引起猝死,连抢救的机会都不会留给医生。上面讲到了四个杀手个个凶狠毒辣,个个都能致命,往往接踵而至,再加上高龄老人往往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等等慢性疾病,使得高龄老的髋部骨折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
髋部骨折不仅带给老人身体上巨大的痛苦,也夺走了老人生活最后的尊严。试想一个老人长期卧床,大小便全靠别人照顾,哪还有尊严可言。这种生不如死的煎熬对老人来说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对家里人而言,老人卧床,吃、喝、拉、撒都要照顾,负担可想而知,尤其是对现在的单独家庭,更是不堪重负。
如果老人发生了髋部骨折,儿女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手术,怕老人吃不消;不手术,怕耽误了最佳时机,那到底如何抉择呢?请继续关注我的文章,带你走近髋部骨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