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咳嗽?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
慢性咳嗽有哪些常见的病因?
慢性咳嗽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初查X线胸片或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以及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或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这种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
慢性咳嗽的诊断方法?
1、 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注意咳嗽性质、音色、节律和咳嗽时间、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了解咳痰的数量、颜色、气味及性状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查体闻及呼气期哮鸣音时提示哮喘的诊断,如闻及吸气性哮鸣音,要警惕中心性肺癌或支气管内膜结核。
2、 相关辅助检查:
(1)诱导痰检查:用于支气管哮喘或肺癌的诊断,通过诱导痰细胞学和细胞成分的分析检查可以协助诊断。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是诊断EB的主要指标。
(2) X线胸片、CT和高分辨率CT等影像学检查线胸片能确定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形态,甚至可确定其性质,得出初步诊断。
(3)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帮助诊断和鉴别气道阻塞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CVA等。
(4)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可有效诊断气管腔内的病变,如支气管肺癌、异物、内膜结核等。
(5)食管24 h pH值监测:能确定有无胃-食管反流(GER),是目前诊断GERC最为有效的方法。 (6)其他检查:外周血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提示寄生虫感染、变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试(SPT)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有助于诊断变应性疾病和确定变应原类型。
慢性咳嗽的治疗?
慢性咳嗽的病因相对复杂,明确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咳嗽原因不明或不能除外感染时,慎用糖皮质激素。
(―)CVA: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治疗上:CVA治疗原则与哮喘治疗相同。大多数患者吸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β激动剂即可,很少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6~8周。
(二)PNDs:鼻后滴流综合征,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治疗上依据导致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下列病因引起的PNDs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减充血剂(盐酸伪麻黄碱)1)非变应性鼻炎。(2)血管舒缩性鼻炎。(3)全年性鼻炎。(4)普通感冒。大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数天至2周内产生疗效。 各种抗组胺药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均有效果,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剂,常用药物为氯雷他定或阿斯米唑等。 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变应性鼻炎首选药物,而抗菌药物治疗是治疗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药物,效果欠佳或分泌物多时可采用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减充血剂减轻炎症。
对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建议采用下列初治方案:应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3周;口服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3周;鼻用减充血剂1周;鼻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行负压引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
(三)EB: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即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治疗上,EB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 通常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二丙酸倍氯米松(每次250~500 μ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每天2次,持续应用4周以上。推荐使用干粉吸入剂。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每天10~20 mg,持续3~7 d。
(四)GERC: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指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治疗上分为:(1)调整生活方式:减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避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及饮料,避免饮用咖啡及吸烟。(2)制酸药:常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3)促胃动力药:如吗丁啉等。 (4)如有胃十二指肠基础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或溃疡)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均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5)内科治疗时间要求3个月以上,一般需2~4周方显疗效。少数严重反流患者,可考虑抗反流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