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文献报道,还是本人的临床实践均提示,帕金森病患者中便秘发生率较高,大概有67%的帕金森病患者出现便秘症状,甚至伴随很多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帕金森病发生之前就已经有便秘的存在,表现为每周排便次数减少和存在不完全排空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便秘(constibation)甚至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患者的一个非常早期的临床前症状或标记之一al. Preclinical Biomarkers of Parkinson Disease. Arch Neurol. 2011,68(1):22-30)。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是如何发生的呢?目前有几种学说。1、肠神经变性所致的结肠运输延迟:与中枢和周围副交感神经核变性有关,已证实迷走神经核、中间外侧核、胃肠道的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丛存在这种变性。(包括一氧化氮介导的下行抑制受损、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衰竭)。2、出口梗阻:便秘更多的是与固体物质整个在结肠的有效运输有关,因此认为PD存在少见、独立的“骨盆底协同动作障碍”。3、抗帕金森药物:对胃肠能动性影响最大的是抗胆碱药和左旋多巴,尤其是抗胆碱药,有明确致便秘的作用。但是部分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尤其是抗胆碱药和结肠通过时间没有相关性,并且便秘程度和抗胆碱药的应用与否无关,左旋多巴是否会导致便秘存在一定争议。
帕金森病合并便秘的治疗如何?最简单的非药物治疗是饮食调节、体育锻炼和积极地生活方式,早期治疗是增加液体食物量和普通的灌肠治疗。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戒烟酒;避免滥用药。有便意时需及时排便,避免抑制排便。长期、反复抑制排便可导致排便反射阈值升高、便意消失,导致便秘。提倡均衡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适量的运动以医疗体操为主,可配合步行、慢跑和腹部的自我按摩。但这些措施仅对轻型便秘有效,对超过5 d 未排大便的患者无效。
国内常用药物有乳果糖、大黄苏打、番泻叶、酚酞、开塞露、石蜡油等,目前国际上证实治疗便秘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有鲁比前列酮(Lubiprostone,国内尚未上市)和琥珀酸普芦卡必利(Prucalopride,商品名:力洛,2013年中国上市)with Parkinson disease. Neurology. 2012,78:1650)。有鲁比前列酮(Lubiprostone)的作用机制是刺激氯离子分泌进而导致水和电解质的分泌;琥珀酸普芦卡必利(Prucalopride)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的胃肠动力药物,可以促进肠道尤其是结肠的蠕动。其他胃肠动力药物还有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平时注意如下一下措施,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如: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避免滥用泻药而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适当进行一些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及时排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每天至少喝6杯250ml的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泻药应用要谨慎,不要使用洗肠等强烈刺激方法。
我们松江南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临床团队在个体化原则下采用国际规范化治疗帕金森病及其运动并发症(如剂末效应、异动症)、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不安腿综合症、便秘、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外,同时联合我院松江南部针灸科张必萌教授、中医内科王松坡教授及康复科陈文华教授等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开展西医、中医、针灸及康复等综合手段治疗帕金森病及相关性症状如便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