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学家发现远古时代人类就有关节炎存在,在原始社会,人类已经开始采用烘火、热石块等手段治疗肢体疼痛。中外古籍均有对风湿病的记载。公元前五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径》中的《素问》、《灵枢》篇中多次论及“痹证”,意指肢体关节肌肉疼痛的一类病症。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中也有“疾痹”之称谓,说明“痹证”至少在汉代已在传统医学中广泛使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描述了涉及关节病变的18个典型表现,其中5个与痛风有关。Cuillaume Baillou(1558-1616年)在其死后的1642年发表的遗著中,介绍了作为全身性肌肉骨骼综合征的风湿病概念:“关节炎在关节内的反应,就是风湿病在全身的反应”。直到1940年,风湿病学家的命名被Bernard Comroe定下来,而风湿病学在1949年才在Joseph L.hollander编辑的教科书中被介绍。
历史上风湿病概念实际上是一种骨骼肌肉系统综合症状,主要是疼痛和酸胀,是一模糊的概念,很难与现代的特异性诊断符合。直到19世纪初,特异性区分不同风湿性疾病的进展似乎微乎其微,以至于William Heberden在1802年写道:“风湿病成为用来描述疼痛的通用名词,虽然导致的原因很多,但这些疼痛没有特定的名称。它通常难以与一些已有明确命名和分类的病名相区分”。
20世纪以后风湿病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能引起疼痛的风湿病包括痛风、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痛、血管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等。主要表现为关节、骨骼、肌肉、软组织的疼痛,可为局限性,也可以是全身性的疼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