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密切,而我们国家又是乙肝大国。因此,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正规治疗乙肝和定期检查对于防治肝癌尤为重要。
健康人被乙肝病毒感染后,并不一定会导致肝炎,这与病毒的载量和人体的免疫力有关。只有在病毒载量过大,人体免疫力较低时才会发生急性肝炎,之后转为慢性肝炎。因此对于那些没有发生炎症(即肝细胞明显破坏的)我们称之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于前者我们需要抗病毒治疗和保肝治疗;而对于后者,则仅仅是定期复查,密切随访就够了。
治疗药物首选口服的核酸类抑制剂(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因为这类药物服用方便(每日一次,每次一片),效果切实,副作用小,相对经济。但是这类药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并且需要长期按时服用,不能随意停药,以防造成病毒耐药甚至爆发性肝炎可能。国外的研究结果是建议患者终身服用。因为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还能减缓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进程,甚至有益于减少肝癌的发生率、治疗后复发率、延长肝癌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这类药物一个重要的缺陷是服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病毒变异导致的耐药,因此需要定期检测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和HBV-DNA,必要时查病毒变异,以判断是否有变异发生,然后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换药。随着药物研究的发展,新的药物在不断推出,并且具有了越来越高效、安全、变异率低的优势。
干扰素也是一类控制乙肝病毒的重要药物,并且在治疗肝癌方面也有良好作用。仍然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年轻的患者,这类药可以作为首选,因为不存在耐药的问题。但其价格相对相对昂贵、使用不如口服药物方便,对于肝硬化肝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使用。
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外,保肝支持治疗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不推荐多个保肝药物叠加治疗,应更具肝功能异常的情况,选择1-2种合适的保肝药物治疗,尽量口服治疗,必要时才行输液治疗。同时,乙肝患者、病毒携带者都忌过度劳累,应适当锻炼、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取,并且戒烟酒,并养成良好的规律的作息习惯。让肝炎稳定,让肝癌远离。
无论是乙肝患者,还是单纯的病毒携带者,都有发生肝癌的机会,即使在检查乙肝病毒血清两对半指标只有1个指标阳性的患者(除了注射过乙肝疫苗而具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仍不能完全幸免。因此除了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以外,还需要定期的复查,了解病毒、肝炎情况及早期发现潜在的癌变,争取最好的治疗效果。根据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建议,对于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尤其是对于>40岁的男性或>50岁女性,特别是合并有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除了肝炎指标的检查以外,应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常规监测筛查: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US)。因为早期肝癌的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80%。而中晚期的肝癌,这个比率可能只有不到30%,甚至于没有接受手术切除等根治治疗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要重视以乙肝病毒为主的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护和治疗,更要重视正规、严格的定期检查,让我们远离肝炎,远离癌症,珍惜身体,关爱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