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年龄范围在40~65岁。一般绝经前5~10年,生殖功能开始减退,绝经后6~8年,可以认定已进入老年,可见围绝经期达20年之久。凡40岁以上妇女出现月经不规律或闭经,并伴随潮热、出汗、胸闷、心悸,烦躁、失眠、忧郁易激动,焦虑、无故悲伤啼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尿频、尿痛;外阴瘙痒、阴道干涩疼痛、性交困难等,即提示卵巢功能不足、雌激素水平低下。我国妇女的绝经年龄平均是49、5岁。近10年来,国际上围绝经期医学发展很快,对围绝经期的研究重点,已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自限性疾病,转移向心血管病、骨质疏松症、泌尿生殖道萎缩性疾病和老年痴呆症方面,本文简述如下。
1、心血管疾病
⑴发病概况:国内外许多研究报告提出绝经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低于男性,但一旦绝经,危险性持续、快速增加,与男性相似,是绝经后妇女病残和丧失生活能力的主要原因,也是绝经后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死亡率显着高于癌症、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感染性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人曾对围绝经期的妇女随访调查,发现45~51岁女性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是绝经前的2、7倍,可见围绝经期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⑵发生机制:进入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分泌的雌二醇降低,造成血脂改变,其中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不利于心血管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上升,因此动脉内膜壁逐渐增厚,氧气进入受阻,致使血管壁中层缺氧,更影响脂质的转化和运输,进一步促进胆固醇沉积增加,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因而冠心病发病率随之增加。
⑶干预措施:心血管疾病主要的一级预防措施(除了戒烟和控制饮食之外)是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控制糖尿病及血脂。有证据表明如果在围绝经期开始应用激素治疗并且长期持续使用,则激素治疗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激素治疗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脂蛋白谱和代谢综合征,可能也有作用。对于年龄<60岁、无心血管疾病的近期绝经者,开始激素治疗不会引起早期危害,实际上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60岁以上的妇女是否继续激素治疗,则需根据总体情况分析利弊。
2、骨质疏松
⑴发生机制:绝经后雌激素缺乏相关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研究最多、机制相对明确的一种绝经相关疾病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通常发生在绝经后5~10年。骨质疏松虽然由多种高危因素引起,但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其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除存在于生殖系统与第二性征器官中,亦存在于全身很多部位,如心血管系统中的心肌、冠状动脉、颈动脉等其他尚有骨骼、皮肤、泌尿道、肝脏等。骨骼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都有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对骨骼有保护作用,绝经前期妇女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处在较低水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相关:一是绝经前成年期获得的骨峰量的高低:骨峰量与遗传、生活方式及营养因素有关,低骨峰值者可能会早发骨质疏松症;二是绝经后骨丢失的速率加快,雌激素缺乏是骨丢失的重要因素。 ⑵干预措施:由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通常无症状,因此容易被医生和患者忽视。目前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加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一旦发生,目前尚无有效的、可恢复患者骨量的药物,预防主要针对其病因,如提高骨峰值量和预防骨的加速丢失。激素治疗的预防作用已经被观察性研究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证据所肯定,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激素治疗的明确指征,不仅可以预防进一步骨量丢失,也可以增加骨密度,长期应用可明显降低椎体骨折与非椎体骨折的发生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委员会将激素治疗作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用药,而加拿大骨质疏松协会的科学建议委员会将其作为骨密度低妇女的一线预防药物以及骨质疏松症的二线预防药物。因此建议在绝经早期即开始应用,一般应用5年以上,同时作好每年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但对于准确的疗程尚无一致的意见。有学者建议可在绝经早期使用激素治疗,绝经中晚期换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二磷酸盐类药物。
3、泌尿生殖道萎缩性疾病
⑴发生机制:泌尿生殖器官是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雌激素缺乏可导致组织发生萎缩性改变,阴道黏膜脆薄,常有毛细血管破损所致不规则点状出血或血性分泌物。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乳酸杆菌消失,酸度逐渐降低,有利于其他病菌生长,易发生非特异性炎症,一般称为萎缩性或老年性阴道炎。绝经后由于长时间雌激素不足,提肛肌等盆底肌肉张力减低,支托子宫和膀胱的韧带以及主韧带等结缔组织失去弹性与坚韧度,阴道前壁膨出,子宫下垂,尿道周围支持组织变弱,可使尿道及膀胱移位,以致解剖关系改变,膀胱出口关闭不全,尿道后角改变。这些解剖上的改变使膀胱、尿道功能有许多异常的表现,如残余尿增加、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灼热、尿失禁,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等。
⑵治疗与预防:老年萎缩性阴道炎、尿道炎是激素治疗的主要适应证之一。雌激素可以促进阴道、尿道上皮成熟,维持阴道上皮足够的糖原储备,促使阴道菌群转变以乳酸杆菌为主, 降低阴道PH值,预防病原菌向尿道移行感染。从目前的报道看,激素治疗对泌尿生殖萎缩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尤其局部应用雌激素制剂,几乎无不良反应发生。对于老年萎缩性阴道炎开始可连续用药2~3周,然后根据症状改善情况,1周给药1或2次,如症状完全缓解,可以停药,症状复现可再次用药。但激素治疗对于尿失禁的疗效尚不肯定,多数认为可以改善症状,但无法根治。同时,对于性功能减退的妇女当阴道萎缩、分泌减少缓解后,性生活质量同样得到改善。
4、激素治疗的几个问题
⑴适应证:激素治疗是缓解绝经症状最有效的方法,首选适应证为血管舒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和骨质疏松。激素治疗起用时间为绝经早期,即开始出现卵巢衰退的症状。无子宫的患者用雌激素;绝经早期或过渡期用雌激素+孕激素周期续贯,孕激素不少于10~14天。对绝经后不需要有月经来潮的病人用雌激素+孕激素连续联合。
⑵禁忌激素:已知或怀疑妊娠,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生,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已知或怀疑患有与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6个月内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有严重肝功能障碍,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耳硬化症、血卟啉症、脑膜瘤患者。相对禁忌证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和严重高血压、有血栓病史、胆囊疾病、癫痫、哮喘、偏头痛、高催乳素血症、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史。
总之,激素治疗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龄,小于60岁的妇女采用激素治疗时基本不用考虑安全性问题,最新数据及对较前研究重新分析表明,对于大多数妇女来说,如果在绝经的前几年便开始激素治疗,那么,在有明确指征的情况下,潜在的益处很多,而风险很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