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病因病机支持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
痤疮属于祖国医学“肺风粉刺”范畴,寻常痤疮的主要病机为肺胃热盛,熏蒸颜面或思虑过度,气血不和,或冲任失调,导致肌肤疏泄失畅而发。而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的特点是周期性皮损加重与经期密切相关,经前期加重,经后缓解,同时伴有烦躁易怒、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中医学认为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历经经、孕、产、乳,屡伤于血,故使妇女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其发病除与肺胃血热有关外,素体肾阴不足,冲任失调,天癸相火过旺,致肺胃血热上蒸面部为发病的重要原因,阴虚血热为得病之本,肺胃热盛为发病之标。所以采用中药人工周期法,将月经周期分为经前期、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四个时期,并依据各期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施以相应的方药来调治。
2、中药人工周期法的具体运用
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段,分别予以温阳、活血、滋肾、调理气血的方法施治。
经前期是一个阳长阴消的过程,以补肾助阳为主,使冲任二脉之气充实,则血海充盈,方用二仙汤加减。基本组成:仙茅15g,仙灵脾15g,紫河车粉(吞服)10g,枸杞15g。加减:肺热较重,皮疹以粉刺、丘疹为主时加黄芩、枇杷叶、蒲公英等;湿热蕴结,皮疹以丘疹、脓疱为主时加土茯苓、茵陈、生大黄(后下)等;痰热瘀结,皮疹以囊肿、结节、疤痕为主时加生地、丹参、浙贝、白芷、海藻等。
月经期则血海溢泻,重在活血调经,方用四物汤加减。基本组成:熟地10g,当归10g,川芎15g,白芍15g。经期以活血调经为主,少用寒凉遏血之品,可根据皮疹类型适当予以加减:多粉刺、丘疹宜加桑白皮、枇杷叶等;多丘疹、脓疱宜加金银花、连翘、白芷等;若以囊肿、结节、疤痕为主宜加浙贝、夏枯草、丹参、海藻等。
经后期血海溢泻,由盈而虚,以滋补肾阴,填精补髓为主,方用二至丸加减。基本组成:女贞子15g,旱莲草15g。肺热较重,皮疹以粉刺、丘疹为主时加黄芩、枇杷叶、蒲公英等;湿热蕴结,皮疹以丘疹、脓疱为主时加土茯苓、茵陈、生大黄(后下)等;痰热瘀结,皮疹以囊肿、结节、疤痕为主时加生地、丹参、浙贝、白芷、海藻等。
经间期是阴阳转换时期,重在调理气血,方用逍遥散加减。基本组成:柴胡15g,当归10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5g。肺热较重,皮疹以粉刺、丘疹为主时加黄芩、枇杷叶、蒲公英等;湿热蕴结,皮疹以丘疹、脓疱为主时加土茯苓、茵陈、生大黄(后下)等;痰热瘀结,皮疹以囊肿、结节、疤痕为主时加生地、丹参、浙贝、白芷、海藻等。
3、病案举例
李某,女,34岁,2008年6月9日初诊。面部粉刺、丘疹3月余,伴月经周期提前7天左右,经期延至14天不净,经量中等,色黯黑,有血块。B超显示子宫肌瘤。平素情志急躁易怒,口苦,尿黄便秘。查:皮疹多在下颌,以丘疹为主,额部可见少量粉刺。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辨证为冲任失调,肝脾心经气血不调。治则:滋阴降火,调理气血。来时正逢经期,先予活血调经,滋阴降火之法,用四物汤予以加减。处方:生熟地各10g,益母草15g,川芎15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0g,桑白皮15g,蒲公英20g,夏枯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7日后月经基本干净,经量较服药之前稍多,色红,少血块。经后期再予二至丸合逍遥散加减调补冲任,疏肝降火。处方: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地黄15g,柴胡15g,夏枯草15g,知母15g,桑白皮15g,蒲公英20g,生大黄10g(同煎)。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15剂后自觉皮疹颜色转淡,新发皮疹减少,情志好转,大便通畅。经前期以补肾助阳,助阳长阴消,用二仙汤加减。处方:仙茅15g,仙灵脾15g,生熟地各10g,丹参15g,夏枯草15g,知母15g,桑白皮15g,蒲公英2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7剂后面部丘疹基本消失,仅见少量粉刺,口苦心烦均明显改善。续宗上法调理1月,面部皮疹基本消失,面部皮肤得明显改善。
4、体会
女性迟发性(>25岁)痤疮的产生更与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大多数患者有慢性疾病,特别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失调、痛经、闭经或附件炎等,而且具有周期性皮损加重与经期密切相关的特点,所以采用中药人工周期法,将月经周期分为经前期、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四个时期,并依据各期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施以相应的方药来调治,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