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三维标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技术逐步完善,已经由原来仅在大的心律失常中心开展逐步向基层医院普及,但由于心房颤动的机理仍不明确,消融成功率仍然较低,复发率较高,特别是持续性心房颤动,一次性消融的成功率不到50%,从而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并降低复发率一直是电生理医生关注的热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消融策略目前已经明确,重点是肺静脉的完全隔离再加上肺静脉以外的触发灶消融,而对于持续性心房颤动,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消融策略,但不管是采取任何消融策略,似乎结果是类似的,即消融成功率都一样的低。
最新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研究提示,除了肺静脉隔离以外,增加额外的消融线或者消融CAF?电位都不能增加额外的成功率反而增加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虽然该结论受到多方面的质疑,但至少给我们带来提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至今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没有统一的消融策略,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方法,不管你采用任何消融方法,其结果仍然不够理想。
内科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基本原理是模仿外科迷宫手术根治心房颤动。迷宫手术其基本原理是造成一条能使窦房结的冲动到达房室结的通路以驱动心室,手术避免了心房折返,保留房室同步和术后心房传输功能,同时消除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经典的迷宫手术经历了由Ⅰ型到Ⅲ型的不断改良。手术方式是切除左、右心耳,沿肺静脉周围、右房壁(从窦房结后外侧上腔静脉根部至房间沟)、房间隔(心房顶部至卵圆窝)及左右心耳间的心房顶部(切口经上腔静脉根部前方及肺静脉周围)作出4条切口,并切断界脊。 迷宫Ⅲ型手术在Ⅰ型手术的基础上作两点改良:不做右房顶部切口;环绕4个肺静脉口作一杯状切口。改良后减少了手术的切口范围,避免了窦房结动脉的损伤和缩小左房隔离的范围,达到了更好的心率变时性反应和心房功能的恢复,且较少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
Cox等在1989~1999年对306例房颤患者实施了迷宫手术,全组死亡率3.3%,有265例患者完成了3~11.5年的随访(平均3.7±2.9年),其中95%的患者房颤完全消除,另5%的患者可以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房颤而无再发。此组患者房颤完全消除,从而确立了经典迷宫手术作为外科治疗房颤金标准的地位。Wolf Mini-maze手术由美国Randall Wolf医师于2002年提出,适应于孤立性房颤和阵发性房颤。手术进行双侧肺静脉隔离、左房线性消融、心外膜部分去神经化以及左心耳切除等四个关键步骤。该手术避免了传统的正中开胸, 损伤小、安全性好;心脏跳动,无需体外循环,手术在直视下进行,消融线路清晰准确,避免了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长时间X射线暴露的放射性损伤。
Wolf医师报道,房颤6个月治愈率可达到91.3%,同时免除了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药物。术后2年总体治愈率为80%,术后无脑卒中发生。无论经典的迷宫术还是微创外科消融,其成功率远远高于内科导管消融,外科的经验证明,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如果仅仅是肺静脉隔离,其成功率低是必然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内科导管消融成功率低呢?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首先,射频消融很难做到每一个消融点都达到透壁性损伤,其结果是房颤复发时有80%的病人发现某个肺静脉电位恢复,其次,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很难做到每一条消融线都达到彻底的双向阻滞并且针对每一条消融线进行双向阻滞的验证,从而抵消了这些额外消融线带来的额外效果。如此看来,导管消融对于持续性心房颤动来讲确实存在先天性不足,而这种缺陷是可以通过外科消融来弥补的,内外科联合消融或者杂交消融的策略也就应运而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