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改良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的方法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本组患者18例,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18 ~ 57岁,平均年龄32.5岁,肿瘤位于左侧10例,右侧8例,肿瘤直径1.5~3.0CM。所有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病程0.5~10年,典型Cushing综合症表现15例,不典型表现3例,术前行B超、CT/MRI及内分泌检查,腺瘤15例,结节增生3例。18例患者均接受改良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腺瘤切除或患侧肾上腺全切除术。方法如下:患者采用健侧斜卧位,背部与床面呈70o夹角,腰部垫高。自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与腋前线交点处行1 cm小切口,并置入10 mm Trocar,建立人工CO2 气腹,压力约13~15 mm Hg,置入30o窥镜。腹腔镜监视下于术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约1 cm及7 cm处分别穿刺置人5 mm、10 mm Trocar作为第2、3穿刺孔分别置入器械。腋中线肋缘下建立第4穿刺孔,用以牵开肝脏或脾脏。横行切开侧后腹膜及肾上极筋膜,提起肾周筋膜并行钝性分离。沿肾周筋膜分离即可顺利找到金黄色的肾上腺组织。分离肾上腺,显露肾上腺上、下动脉并用超声刀切断,分离肾上腺中央静脉,置双钛夹或Hemolock钳夹后切断,切除肾上腺。如果为单纯腺瘤,则找到肿瘤后用超声刀分离止血,切除肿瘤。冲洗和清理手术区后,将腺瘤或肾上腺置人标本袋,经第一穿刺孔取出,放置引流管。
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1例出现肾上腺危象,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恢复良好,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随访12个月~30个月,10例血压恢复正常,8例患者仍需服用降压药,但降压药的种类及剂量较术前减少,所有患者库欣综合症外部表现均消失,复查B超、CT未见复发。
结论:1、皮质醇增多症患者比较肥胖,肾上腺周围脂肪多,腺体有时很难发现,选择70o侧卧位的体位经腹腔入路,效果良好;2、该术式第1孔摄像头远离手术操作野,避免了与器械的相互碰撞干扰,穿刺孔几乎位于腹腔的最高点,活动空间较大,距离肠道较远,故而可有效的防止摄像头与肠壁的摩擦,避免术后肠壁水肿导致肠排空障碍;3、第2、3穿刺孔操作器械可以以最短距离直接到达肾上腺,并使肾上腺直接面对操作通道,游离肾上腺时可直接暴露肾上腺血管并可清晰的进行分离并逐一切断,减少术中出血;4、改良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