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原则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明确诊断尽早治疗,联合用药并选择个体化治疗,坚持长期用药和加强自身功能锻炼相结合。
联合用药是指选择几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或两种和两种以上缓解病情抗风湿药联合治疗。因为目前全世界尚无根治性的药物,所以多种类型的药物组合往往疗效相对要好一些。
个体化治疗是指针对每一个患者,对于各种药物的耐药性、治疗效果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九、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分类
临床上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大致分为五类
(1)甾体抗炎药(亦称消炎镇痛药,为一线药)。此类药具有有消炎止痛,减轻和缓解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作用。起效较快,主要用于控制和缓解临床症状。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有几十上百个品种,约分为六大类。
水杨酸类 如阿司匹林
吲哚乙酸类 如消炎痛、舒林酸
丙酸类 如布洛芬
灭酸类 如扶他林
昔康类 如炎痛昔康、美洛昔康
吡唑酮类 如萘丁美酮
(2)慢作用抗风湿药(又称为控制病情药)此类药物主要用来控制病情进展,防止造成肢体、关节破坏,残障。常用的有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甲氨喋呤、莱氟米特等。但目前此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未能达到理想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胃肠道不适、贫血、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等。
(3)糖皮质激素 如强的松(泼尼松)、甲强龙、地塞米松等。此类药物能迅速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期用药副作用较多。
(4)生物制剂 随着生物药品在临床的应用,风湿病专业领域也开展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而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前大多选择用于难治性、对常用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因为生物药物价格昂贵,且疗程较长,也不具备根治性效果。所以目前选用病例尚不是太多。
(5)中医中药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确有良好疗效。中医历代医家究其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或后天失养,腠理不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本虚标实是本病的病机特点,本虚为气血、阴阳、脏腑亏损,标实为外受风寒湿热之邪,内生痰浊瘀血之患。尤其是岭南之地,临海多山,气候潮湿、闷热,风湿之邪多从热化,风湿热毒乘虚而入,痹阻于肌肉、筋骨、经络之间,湿遏热阻,气血不畅,日久则成痰瘀互结,深入骨骱而发为“侗浴薄 所以在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解毒、活血通络止痛为主,重用雷公藤、青风藤、忍冬藤、g莶草、土茯苓、桑枝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以缓解关节红肿热痛;配伍川芎、鸡血藤、地龙、全蝎、露蜂房活血逐瘀、通络止痛以改善关节晨僵、屈伸不利;桑寄生、仙灵脾、白芍、知母补益肝肾、养筋壮骨以防止关节骨蚀筋萎。上肢痛为主酌加羌活、片姜黄;湿甚、四肢困重加苍术、防己、威灵仙;久痛不缓加白芥子、制乳没、土鳖;脾虚纳差加砂仁、白术、党参等。
其中雷公藤作为抗风湿主要药物,其免疫抑制作用已由许多研究证实。
十、类风湿关节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利与弊
类风湿关节炎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要严格掌握好适应症,并且应当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否则会引起不少不良反应和严重的综合症。有下列情况可考虑使用激素治疗:
(1)类风湿关节炎出现系统性损害如血管炎、神经病变、类风湿肺或肾炎、胸、腹浆膜炎等。
(2)症状严重不能耐受非甾体抗炎药,或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效果欠佳,在初始治疗慢作用抗风湿药还未起效时,可先期使用小剂量激素过渡,但一般时间不要过长,所谓“中病即止”。
(3)反复采用几种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抗风湿药一段时间后,仍有少数“顽固难治关节”,尤其是大关节,可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有一定的疗效。
十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加强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肢体关节保护、恢复功能以及防止肌肉萎缩都有重要作用,这是靠药物治疗所不能代替的。不少患者因为怕痛或者“以病养病”,虽然关节肿胀和疼痛明显缓解甚或消失,也不敢从事功能锻炼和体育活动。往往因为不注意功能锻炼,加强肌肉、骨骼的负荷用力,使得肌肉萎缩、关节活动不利,慢慢形成肢体、关节功能丧失而致畸致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