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PHC)伴胆道癌栓(CEBT)既往多认为属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时机,预后很差。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提高,影像学检查的迅速发展,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PHC-CEBT)的发现率日渐增多;随着中晚期肿瘤的积极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的开展,使本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我们1998年12月至2003年6月期间共收治16例PHC-CEBT总结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收治PHC-CEBT16例,男 9例,女 7例,年龄35~67岁(平均49.0岁)。病后1~4个月就诊(平均2.5月)。主要表现肝区或上腹胀痛不适,纳差,黄疸,消瘦,肝脾肿大,发热 。ALT增高,HBsAg阳性,血清胆红素增高,AFP阳性,B超显示肝占位病变,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内强回声,实质性回声和絮状回声。CT和MRI检查发现肝占位,胆管扩张,胆管内占位病变。
1.2 手术方法:先切除PHC,再摘除CEBT。其中肝切除14例,另 2例为弥漫型肝癌行微波刀固化及肝活检。经肝断面胆管用取石钳取出癌栓3例,胆总管或合并肝总管切开取出癌栓10例(其中刮匙刮除癌栓 4例),经肝断面胆管-胆总管会师取栓3例(其中 2例用吸引器吸除癌栓)。CEBT清除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净胆管,检查各段胆管内无癌栓残留后,胆总管留置 T管引流,并长期留置T管备术后化疗、定期随诊和后续治疗。
2、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2.3~36个月。仅T管引流的2例分别存活2.5个月和4.5个月,主要死于肝肾综合症。14例PHC切除者,术后生存 1年、1~2年、2.5~3年分别为12例、 9例、 6例和 2例,其中 1例生存4.5年,主要死于肿瘤复发转移、感染、黄疸和肝肾综合症。
3、讨论
由于以往对PHC出现黄疸或伴CEBT,多认为是肿瘤晚期表现,共发生率为2.3~4.8%,常视为手术禁忌症,兼因术前正确诊断率不高,一旦确诊多属晚期,即使手术则切除率很低,预后很差,术后生存仅1~3个月。
近年来,随着对肝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提高,对中晚期肿瘤综合治疗观念的建立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使PHC-CEBT可获得早期诊断和早期积极有效治疗,尤其是积极手术治疗,可大大改善预后,也大大提高了对CEBT的认识。
本病除PHC临床表现外,CEBT早期或肝内2级胆管癌栓多无症状,当癌栓波及到 1级或肝外胆管时主要表现梗阻性黄疸。进行性无痛性黄疸多见于癌栓侵及或延伸至肝内外胆管时,常与原发胆管癌或肝炎相混淆。若发现肝占位病变或AFP阳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波动性黄疸见于肿瘤坏死脱落、肝外胆管悬浮性癌栓或癌侵犯邻近血管引起胆道出血而致胆道梗阻。表现类似胆石病性波动性黄疸,亦可发生胆绞痛,出血时可有黑便。急性胆管炎型CEBT多见于PHC侵及肝内较大胆管,可为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烧和黄疸,甚至休克,术前诊断困难,常误诊为急性胆管炎,影像学确诊率低,对于肝硬变和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占位病变伴黄疸或胆管炎,应高度疑及本病。
术前CEBT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确诊率低,术前尚有部分患者未发现肝占位病变(甚至术中也未发现),术中癌栓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也有漏诊,这就更增加诊断的难度。对于术前无肝占位病变者,如有乙肝或肝硬变史、HbsAg阳性、AFP阳性、影像学检查发现胆道内占位病变时,首应考虑本病。
术中未发现肝占位病变,可借助于术中的B超和胆道镜检查以发现病变部位、范围、性质,术中癌栓冰冻快速病检有助于定性诊断。术前若有肝占位病变伴梗黄或胆管炎,应高度疑及本病,术中切开胆管仔细探查可确诊。在术前影像学检查中,以B超、CT、MRI或经口胆管镜检查最有价值。
本组16例影像学检查显示以B超和MRI确诊率最高。B超主要表现为胆管内絮状回声、实质性回声或强回声,但无后方声影(此异于胆结石)。MRI敏感性及诊断率较CT及B超为高,有定位、定范围及定性价值,尤其能显示癌栓与原发灶和胆管壁的关系,显示肝内外胆道扩张、胆道内多发性充盈缺损,呈膨胀性条状,胆管壁多光滑完整,有类似结石样杯口状充盈缺损和胆管癌样线状狭窄,梗阻可为完全或不完全性。
PHC-CEBT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肝癌原发灶、摘除癌栓和解除胆道梗阻是最佳治疗方法,若能配合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由于CEBT造成严重梗阻性黄疸,常致病情迅速恶化和肝功损害加重,常合并胆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胆道感染、腹水和肝肾综合症,更加剧病情的发展,因此内科治疗是无效的,只有外科手术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唯一希望。
具体手术方法应取决于原发灶及胆管癌栓的部位、范围、肝硬化或肝储备功能损害等情况。本组PHC均合并肝硬变,在肝切除时,必须充分考虑储备功能和切除后的肝代偿能力。对于肿瘤病灶弥散或肿瘤较大、肿瘤侵及重要解剖结构而无法切除、严重肝硬变或肝功不良而不能耐受肝切除或术中未发现肝肿瘤者,可仅行胆道探查摘除癌栓、肝动脉结扎,有条件时可行弥漫性肝肿瘤部分微波固化,我们有 2例施行了微波刀固化治疗,显著减轻了肝区疼痛。
有可能时原发灶应尽可能切除,最好先切除原发灶再摘除癌栓。肝癌病人或肝癌切除术中,应用术中B超监查和常规仔细探查胆道,是及早发现与彻底根治癌栓的重要途径。
PHC切除和CEBT摘除术后经 T管化疗药物灌注或滴注是重要的有效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和延长生存期,对防止癌复发转移有重要意义。T管化疗药物灌注或滴注,对防治癌栓残留和复发确有疗效。本组 9例PHC-CEBT生存1.5年以上者,系T管化疗药物灌注或滴注的病例,其中 1例生存54个月。单纯T管引流术后仅生存个2.5~4.5月。
从本组临床实践和治疗结果来看:
1、AFP、B超、CT、MRI等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此类梗阻与肝肿瘤压迫引起的梗黄是有区别的。
2、应加强对本病特征的认识,力争根治性切除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肝内局限性肿瘤伴CEBT不同于一般晚期肝癌,仍可手术切除,不应放弃手术探查机会。外科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3、切除原发灶是消除癌栓产生之源。
4、清除净癌栓和解除胆道梗阻,方能纠正肝功能损害及其他并发症,否则术后病情迅速恶化。
5、原发灶切除、CEBT清除术后,经 T管化疗药物灌注或滴注是巩固提高疗效、防止癌栓复发和改善预后的有效疗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