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当发现患者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时,让患者平卧,是最早期的、重要的治疗措施,主要机制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下降,患者血压降低,心率变慢,从而可使心肌耗氧量下降,这对急性心肌梗死是极其有利的。但这只是站在医生角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单方面的看法。
从哲学上讲,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象不同,认识也会出现差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医生给予患者治疗的开始节点,则是从吸氧开始的。患者绝不会认为,医生让他躺到,是一项治疗措施。在患者的眼中,医护人员递给他的吸氧管,才是一个救命稻草。此时,患者感觉医生在开始治疗啦,吸氧后,患者的焦虑状态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可能会明显缓解。故在患者的眼中,吸氧才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开始。有时在处理一些医疗纠纷中,患者也总是把吸氧作为治疗的开始节点。
给氧真的如此重要吗?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无明显并发症,对患者采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则是大多数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并不缺氧。但临床医师还是注意到给氧后,呼吸困难、焦虑、甚至疼痛均能迅速缓解,这主要是安慰作用的结果。且目前尚未发现小剂量给氧的有害作用,有些资料还表明它可改善心肌功能,缓解焦虑和疼痛,所以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给氧是应当常规使用的。总之,给无缺氧的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氧疗,是一些心理影响在起作用,对患者还是有好处的。
这提示在临床工作中,有些治疗措施可能根本无效,但有安慰作用,后者也很重要。换句话说,掌握患者的心理也很重要;一根氧气管可能无效,但可能会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如从患者的利益出发,临床医师就要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看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