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皮牵甩肩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早有报道[2],但不少医师仍习惯与传统的徒手复位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虽然解决了骨折的复位与固定,但手术创伤破坏了软组织血运、加重了局部粘连。较长时间外固定也影响到关节功能恢复,治疗效果并非理想。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手外科辛林伟
皮牵引摆臂法其机理是:遵循祖国医学动静结合原则,将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融为一体,避免了因手术带来的软组织创伤与粘连及外固定带来的关节功能障碍。皮牵引对抗了肌肉收缩所致的骨折重叠与成角畸形。摆臂是沿着肱骨纵轴线方向运动,无论骨折向何方移位,在摆臂中都可能向轴心方向复位,维持了骨折的动态平衡。这种摆臂式的功能锻炼,最大量地减少软组织粘连,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
相关注意点:(1) 骨折无移位或病情特殊不允许行皮牵引时,可依靠上肢自身重力或手持重物直接行摆臂治疗。(2)摆臂开始时间专家意见不一,有提出伤后24h[3],有主张伤后5-7天[4],作者习惯于创伤性疼痛减轻后的48-72h开始。(3)摆臂时间越早,弧度越大,治疗效果越好,但也要遵照循序渐进原则,避免疼痛过度。特别对年老体弱、合并其他损伤和疾病患者,可给予止痛药物并加强指导与护理,严防心脑血管疾病及意外发生。(4) 治疗过程中不强求骨折解剖复位,有文献报道骨折复位程度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无正相关[5]。既使骨折未达到满意复位,一般不会出现外观畸形、骨折不愈合和严重影响肩部功能。
此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功能恢复快、费用低。除少数严重骨折脱位、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等特殊病例外,不失为肱骨外科颈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临床上不同病人选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