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肿瘤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成熟异常,一系或多系血细胞病态造血及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转化。
MDS常见于老年人,年发病率约3/10万~3.5/10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中位年龄60~75岁。约80%的MDS年龄超过6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为1.2∶1,男性每年的发病率为4.5/10万,而女性2.7/10万。
MDS在1982年由法美英(FAB)协作组命名,包括了曾报道的难治性贫血、铁失利用性贫血、白血病前期(preleukemia, PL)、冒烟性白血病(smoldering leukemia)等。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MDS的造血干细胞克隆可以累及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系,异常克隆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障碍,出现形态的病态造血,在骨髓原位或释放入血后不久被破坏,导致无效造血。
少数MDS存在基因危险因素,如唐氏综合征、Fanconi贫血能增加MDS的发病危险。基因多态性影响酶在体内对有毒化学物质和化疗药物的代谢活性,决定个体对MDS易感性差异。已有报道细胞色素p4503A、谷胱甘肽-S-转移酶、NAD(P)H基因多态性增加髓系恶性肿瘤发生风险。
放射线、吸烟、农药、有机溶剂及重金属,这些与原发性MDS的发生有关。继发性MDS见于烷化剂、放射线、苯等密切接触者,淋巴瘤患者长期治疗后发生继发性MDS和AML的危险较高,且预后不佳。
50%左右MDS见到非随机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常见的有+8、-7/7q-、-5/5q-、20q-、-Y、i(17q)/t(17p)等,部分患者有二种以上的染色体异常。
MDS中常涉及基因突变和异常有:表观遗传学(如TET2、DNMT3A基因)、剪接子复合物(如SF3B1基因)、酪氨酸激酶途径(如NRAS基因)、转录因子(如RUNX1基因),还有其他如P53抑癌基因等,这些基因参与了MDS的发生和疾病进展。
MDS的骨髓微环境,如细胞因子微环境、凋亡率及微血管密度相互作用形成另一与MDS疾病发展相关的路径,在较低危的早期阶段引起CD34+祖细胞凋亡增加,而晚期阶段却降低其凋亡率。并且可能伴随增殖性遗传学事件,影响MDS进展为A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