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高代谢肿瘤,余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发现,谷氨酰胺酶在80%的肝癌患者中高表达,并且谷氨酰胺酶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显示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常,谷氨酰胺酶分肝型和肾型,在正常肝脏中以肝型为主。余教授的研究发现在肝癌组织中则以肾型为主,当患者的谷氨酰胺酶异常升高,且表型为肾型为主时,其预后最差。
他们建立了一个谷氨酰胺酶的评分系统来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通过一项回顾性研究,运用免疫组化和组织芯片等技术对1000多例肝癌患者的谷氨酰胺酶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目前,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预计在一两年内将会有比较明确的结果。在谈及对于谷氨酰胺酶在肝癌患者的预后作用时,余教授表示充满了有信心。
最后,在谈及我国肝癌研究的状况时余教授说:“目前,关于肝癌的临床分型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国内,我们虽然有大量的临床样本,但是由于临床研究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国际会议上交流的成果还是相对较少。所以,我们青年研究者应该努力将自己的研究做好,为广大的肝癌患者造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