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82岁的刘大爷是南京人,老两口平日里很是节俭,淘米洗菜用过的水会蓄下来循环利用,搬到卫生间冲厕所。半个月前的一天大早,刚起床的刘大爷看到厨房的蓄水桶快满了,就拎起水桶往卫生间走,忽然感觉腰酸了一下。刘大爷告诉老伴自己可能扭了腰,老伴便叮嘱他快去床上躺躺,可谁知这一躺就躺了五天,而且不仅疼痛没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连翻身都变得很困难。刘大爷的儿子得知后立刻将他送到了医院疼痛科就诊。经检查,刘大爷被确诊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这不禁让家人百思不得其解:仅仅是拎了桶水,怎么就骨折了呢?
刘大爷的主治医生、医院疼痛科李静医生告诉记者,临床上像刘大爷这样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搬个重物或者坐车受到颠簸而造成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例并不少见,平均每个月科室都会收治10例左右,其中最匪夷所思的是不久之前收治的一位76岁的阿姨,只是打了个喷嚏,腰就动不了了,经诊断原来是腰椎骨折了。
其实,这些老年人胸椎或者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根本原因是长期骨质疏松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这样的病人,一般来说入院后会进行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评估后,首选经皮椎体成形术,也就是俗称的“打骨水泥”。李静解释道:“这是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由于创伤小,一般术后两三天便可以出院,回家后再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即可,特别适合基础疾病多、耐受能力差的老年人,对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大有帮助。”李静还说,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些严重驼背的老年人,总以为是“老得背都驼了”,而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实际上就是由于骨质疏松,椎体反复骨折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矫正,骨折自行愈合后出现的后凸畸形。如果后凸畸形压迫脊椎,甚至会引发瘫痪,无法行走。因此,李静医生提醒:7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定期做骨密度监测,如果存在骨质疏松,要接受补钙、抗骨质疏松等治疗;中老年人在家注意不要做重体力活、搬动重物等;
老年人如果出现持续的腰背疼痛,特别是翻身痛、起身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一味忍耐或者轻视,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