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常可遇到焦虑的家长带着小孩治病:孩子患感冒后已好几周甚至二、三个个月了,但鼻塞、流涕等症状未见减轻并呈持续状态,黄脓涕增加,睡眠时张口呼吸,鼻内呼啦呼啦作响。外用药、内服药、西药及中药都用过了,就是不见好转。小儿胃口差,营养不良、消瘦。
从症状上判断,小儿很可能患了慢性鼻窦炎,常伴有慢性鼻炎。多半因急性期未彻底治愈、或由于一些其他因素导致急性炎症迁延成慢性。检查可见上唇皮肤脱皮或皲
裂,前鼻孔有结痂及糜烂。鼻镜观察可见到总鼻道、中鼻道及嗅沟处有脓液积聚。由于鼻涕倒流入咽部,可以观察到咽后壁处有脓涕从鼻咽部流下,呼吸常有臭味。
鼻窦CT扫描可发现鼻窦有炎症表现。须指出,儿童鼻窦炎常常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慢性者常伴有临近器官的病变,并且相互影响,如中耳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哮喘及支气管炎等。
因此,儿童鼻窦炎的治疗有全局观点,且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
1、口服抗生素头孢类或红霉素/克拉霉素等2-3周.
2、鼻内滴用鼻粘膜收缩剂,浓度较成人用的要低,0.25-0.5%麻黄素,疗程<7< span="">天.
3、如有过敏因素,可应抗过敏滴鼻剂,如爱赛平(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立复汀(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剂.鼻腔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
4、口服使鼻涕稀化的药物,如氨溴索、欧龙马等。
治疗时要注意有无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在鼻窦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使得鼻涕引流不畅,同时腺样体组织内可以藏有细菌病毒,因此是感染的发源地;且堆积在鼻咽部的粘脓液又可使腺样体水肿增大。因此在有腺样体肥大伴有鼻窦炎的患儿,应先做腺样体切除术,术后常常鼻窦炎更易治疗。拍摄鼻咽侧位X片就可判断腺样体的大小及占气道的比例,一般大于70%就认为比较大了。
另外,要注意患有鼻窦炎的小孩有无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因堆积在鼻咽部的粘脓液又可使咽鼓管发炎、水肿。注意患儿上课听课效果如何,看电视时是否要将音量调得很大。如有这些情况,提示患儿的听力可能已下降。
儿童鼻窦炎经适当治疗后大多可以康复,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
但经过反复治疗症状改善不满意后,或者经过鼻腔检查及鼻窦CT检查发现鼻腔内有鼻息肉且严重影响鼻子通气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鼻窦手术。但是由于小孩还处于生长发育期,故手术范围不可过大,也要尽量保留正常的鼻腔结构以免影响颌面部发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