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际关节炎日之际
退变性关节炎是每一位中老年朋友都可能面对的不愉快感受,其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受限,从而降低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改变情绪性格、丧失人格尊严。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患上关节炎这种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玻目前,估计中国大陆的关节炎病人有1亿以上,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那么如何面对和认识这一问题?作者在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接触了非常之多的这类患者,发现大多数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因而在选择治疗、配合锻炼、注意生活细节等方面出现了偏差,这严重影响了病情的演变、直至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1998年4月,在WHO支持下,于瑞典隆德大学举办了由70多名骨科、风湿科、骨质疏松、创伤学及理疗与康复专家参加的研讨会,会上Lars Lidgren提出将2000-2010年定为骨与关节的十年。1999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署正式支持文件。2000年1月13-15日,WHO在日内瓦正式在全球启动此项活动,750个医疗机构签署文件,37个国家政府支持骨关节十年活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通过十年的努力,将骨性关节炎的预期发病率降低 25%。2001年 4月,我国成立了卫生部关节炎防治教育计划基金。每年的10月12日定位世界骨关节炎日,其目的就是提醒人们重视对骨性关节炎的防治。就是要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在世界关节炎之日来临之际,作者就退变性关节炎的相关问题认识做些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存在认识误会的患者朋友,通过正确理解,改进生活与锻炼方法,配合正确的治疗,重获良好的生活质量。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认识误区:
对疾病名称的认识误区 临床上常遇到病人对我说:“我是退变性关节炎,不是骨关节病。”或“我不是关节炎,是长骨刺。”等等!这表明病人对这一类病名的认识存在误区。其实不论叫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 退变性关节炎、关节退化、骨质增生等等。其病理改变与形成机制是一回事。只不过在命名过程中有的依据影像学特征,有的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特征,有的是国外名称直接翻译而来。因此不论上述有多少名称,其基本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的病损退化,而继发一系列关节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体征。
对起病年龄的认识误区 临床上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医生告知某病人他患的是退变性关节炎时,该患者会十分惊讶地问医生,他刚40多岁怎么就得老年病了?在他看来,既然是退化性病变,应该是老年人得病。人们常常将关节炎视作老年病,其实,所有年龄段的人,甚至包括儿童都有可能罹患此病。有关资料显示,关节炎在我国的总发病率约为13%,其实退化性关节炎是指关节软骨发生病理变化,而关节软骨难以修复,继而出现软骨碎削刺激关节腔内表面滑膜组织,再继而发生关节液的改变,进一步影响关节软骨代谢,因而关节表面退化,硬骨裸露并进一步硬化改变,出现结构变化等等,因此它可以是老年人的主要问题,也可以是因为其他原因而继发,如关节内细菌感染、关节腔内外伤、关节畸形、过度疲劳、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等等。
对锻炼方式的认识误区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病人对医生这样说:为了防止关节退化,我就拼命锻炼。有的坚持登山;有的坚持压腿;有的坚持倒走;有的坚持快走;有的坚持打拳;有的坚持跳舞等等。锻炼方式繁多,甚至关节疼痛照样坚持,更有甚者给自己制定锻炼计划,每天坚持,其精神十分可嘉。诸不知锻炼不当或不得要领将会加重关节退变。也有病人对医生说:关节发炎不能活动,只在家里躺着,等病好后再慢慢活动。有的病人干脆问医生:的了关节炎有的人说要锻炼,又有人说不能锻炼,这到底能不能、该不该锻炼?这些都表明患者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存在误区。
对镇痛药物的认识误区:镇痛药在退变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炎止痛药),它是临床上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但是,很多病人因害怕它的副作用而拒绝服用,实际上无论临床医生还是患者都对它的副作用有过分夸大的趋势,它的副作用主要来自胃肠道反应,对有胃溃疡的患者禁用;但它是可控的,短期内应用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当然,它对心血管系统、血糖、血压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副反应发生的几率毕竟比较低,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它是可控的。还有,当医生要对患者开点止痛药时,很多病人会说:我不要止痛药,它光止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要开点消炎药(即抗生素)。要知道,退变性关节炎之所以疼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关节内有炎症,而且这种炎症不是有细菌引起;非甾体抗炎药它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而止痛,实际上它的主要作用是消炎而非单纯止痛;所以,退变性关节炎不需要抗生素。另外,临床上很多患者一旦疼痛缓解,止痛药立马停用,但一两天后疼痛又反复。实际上你完全可以再持续服用一段时间,同时注意保护关节及应用一些关节软骨保护剂。所以,退变性关节炎急性期镇痛药物的应用是必须的,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对治疗效果的认识误区:临床上很多病人会说:医生,我上次关节炎发作经治疗后疼痛已缓解,恢复了正常生活,但没过多久又犯了,这个病怎么就断不了根呢?或者说:医生,你上次开给我的药没有一点效果。要知道,退变性关节炎其病理基础是关节软骨的损害,而关节软骨损害后它是没有再生能力的,我们临床上治疗退变性关节炎主要有三类药物:①消炎止痛药,它主要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并不能阻止软骨病变的进一步发展;②缓解病情药物(如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它可以部分延缓病变发展,但不能逆转病变发展;③粘弹性补充疗法,如透明质酸纳关节腔内注射,它起到润滑关节,保护软骨及改善症状的作用,同样也无法逆转疾病过程。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如果你不注意保护关节而继续不断爬山、爬楼等增加关节负担的活动,关节软骨更加磨损,疼痛再发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到了疾病的晚期,关节软骨严重磨损,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疼痛严重,此时任何的保守治疗均是无效的。
对关节置换的认识误区:关节置换是治疗重度退变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它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肢功能。我国罹患重度退变性关节炎的患者众多,但真正行关节置换的病人却是其中少数。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关节置换的认识不足。很多患者会说:放个金属的假关节在体内能管用吗?毕竟是个异物,不会起排斥反应吗?还有就是因惧怕手术而不愿治疗或者因害怕疼痛而放弃手术,实际上只要经过医生评估的手术一般来讲还是较为安全的,而且现在止痛的方法众多,术后疼痛问题基本解决。还有些患者看到周围有的行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效果并不理想而恐惧手术;实际上关节置换是一个成熟技术,其临床应用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优良率达80-90%甚至以上。任何一种手术它都有一定的失败率,但它毕竟很低,你所看到的只是个例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