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比较好奇,耳朵里有了炎症,不是更应该保持耳朵干燥吗?为啥中耳炎手术后还要用滴耳液呢?其实,手术仅仅是修补鼓膜,或者酌情进行听力重建,但是鼓室没有完全上皮化之前,耳道还会产生分泌物,比如耳屎、炎性分泌物、伤口结痂等。
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积压在外耳道内,一方面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另一方面分泌物会造成继发的感染,可以引起外耳道炎或者外耳道湿疹。
因此,术后需要定期清理耳道分泌物,如果结痂较硬或者分泌物结块,没法直接取出时,就需要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进行外耳道冲洗。
滴药前,用流动水、肥皂清洁双手,把药瓶握在手中数分钟,使药液温度接近体温。滴药时,一般取坐位侧偏头或侧卧于床上,患侧外耳道口向上,牵拉耳廓,将外耳道拉直,按医生指定的滴数,将药液沿外耳道缓缓滴入耳内。滴药时,滴管不要触及外耳道壁,以免滴管被细菌污染。滴液后,保持原体位3~5分钟,并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3~5次,通过外力作用使药液直达患处。
有些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因长期反复流脓,滴耳经验比较丰富,可以在用滴耳液前将耳内的脓性分泌物用消毒干棉签拭净,或用3%双氧水清洗耳道脓性分泌物(双氧水的温度也要和体温接近)。清理后,再用消毒十棉签拭净外耳道,然后再滴药,以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
如果鼓膜已经上皮化了,外耳道的分泌物不能导致继发感染时,就不需要使用滴耳液了。若外耳道有耳屎,用医用棉签正常掏出即可,不要用力挖耳朵。
如果术后鼓膜长了肉芽,找医生用滴耳液时没法清除的,要按照清理肉芽的方式清除掉,比如用特殊的药物烧灼或者用纤维钳直接钳夹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