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CD)系一病因尚未明确的亚急性及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从口腔到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以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多见,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及肠梗阻为特点,常并发肛周病变。
一、克罗恩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腹痛:患者往往主诉周期发作性腹痛,以餐后脐周腹痛为主,偶尔可出现低热及轻度腹泻。腹痛发作可自发性缓解并复发,发作频率及严重性越来越增加,最后腹痛集中至右下腹。有时,患者可因右下腹压痛、甚至发现右下腹包块而就诊。因此,常会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进行腹部手术,然后才明确Crohn病的诊断。
2、肠梗阻:腹痛往往伴有部分性肠梗阻的特点,进食后症状可加重;而休息、腹部温热敷及禁食可改善腹痛。
3、腹泻:腹泻一般每天很少超过4~5次。体重减轻较多见,患儿则可能以生长及性发育延缓为本病的早期临床表现。
4、直肠周围或肛周脓肿或瘘管形成:出现疼痛、肿块、脓性引流等,并伴有发热。
二、如何对克罗恩病进行正规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对控制轻、中型患者的活动性有效有一定疗效,且可作为缓解期维持治疗用药。
2、激素:目前是控制病情活动有效药物。
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病例,显效时间约需3~6个月,维持用药一般1~2年。
4、抗菌药物:某些抗菌药物如甲硝唑、喹诺酮类药物有一定疗效。
5、抗TNF-α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证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活动性克罗恩病有效,重复治疗可取得长期缓解,现已开始用于临床,其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观察。
6、对于症见完全性肠梗阻,瘘管及脓肿形成,急性穿孔及不能控制的大量出血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