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传染病,其损伤部位以肝脏为主,也可造成其他脏器和组织的损害。
1989年以前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男女间无明显差异。丙型肝炎病毒有6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在疾病的转归和治疗效果上的表现是不同的。基因1型患者其疾病发展的速度快于2型或3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比较差,我国的丙型肝炎患者大多属于基因1型,临床上也称之为难治型。
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
1、HCV主要经血液传播,主要有: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肤和黏膜传播的重要途径。共用剃须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一样,均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而且发生的比例更高。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20%的人能完全恢复痊愈,其他80%的感染者10~30年后就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对于丙型肝炎目前尚没有疫苗可用于预防。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