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由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在我国的患病率更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心脏自身的血液供应是由冠状动脉完成的,冠状动脉直接开口于主动脉根部,各个分支分布于心脏表面,向心脏输送血液,提供给心脏本身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从而保证心脏的正常功能。冠状动脉主要有三大分支,即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支。由于动脉粥样化硬化或血管痉挛或其他疾病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致其管腔狭窄,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失衡,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即冠心病。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1、年龄: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年龄关系密切,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2、性别:冠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约为2.5:1,但女性到了绝经期后,发病率与男性相当。3、高脂血症:高血脂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高。尤其是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者,冠心病患病率高。4、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人高2-3倍左右。5、吸烟:吸烟对心血管有不良影响,它仅次于高脂血症与高血压,为冠心病的第三大危险因素。 6、糖尿病: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较较正常人群更易患冠心病。7、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可能造成代谢缺陷,发生高脂血症,内膜损伤、肥胖、高血压等。8、体重:肥胖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冠心病的症状:一般来说,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或寒冷后,心脏负担加重,使心脏缺血缺氧加重,可诱发产生心绞痛。典型发作为突然发作性疼痛,多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受寒或饱餐后发生,疼痛位于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直达小指与无名指。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窒息性或闷胀感。每次发作时间小于5分钟,偶可持续15分钟之久。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休息或用硝酸盐类制剂后可立即缓解。严重者可发生在休息时,或夜间,发作时疼痛可能位于上腹或背部。如果为“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其特点为休息时胸痛,常在下半夜或清晨或其他固定时间复发,发作时限较长,可达15~20分钟;劳动时无心绞痛,发作时有一定的心电图改变。如果冠状动脉完全阻塞,使心脏较长时间缺血而发生坏死,即急性心肌梗塞。疼痛为最突出早期症状,其性质与心绞痛基本相同,但更为剧烈,常达数小时至数日之久。虽经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亦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和恐惧。
冠心病的治疗:目前治疗方案主要有三种:药物保守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
对于少数冠状动脉病变轻,狭窄程度不重,累及冠状动脉分支不多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就可以了。主要药物有:1、扩冠状动脉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预防冠状动脉痉挛,防止或缓解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代表药物有硝酸甘油;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最常应用的是阿司匹林,廉价易得,副反应低,便于长期应用。此外还有其它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波利维等;3、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它可以降低心率而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心肌缺血及预防猝死。代表药物有倍他乐克;4、钙拮抗剂,代表药物有地尔硫卓;5、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合并有心律失常时应用。6、其它还有抗高血压药物以及调节血糖、血脂类药物,用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从而减缓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程。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果冠状动脉病变仅仅局限在分支血管的局部,范围不长,并且没有累及其他分支的开口,这类病人可由内科医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创伤小,恢复快,易被患者所接受,这是其优势所在。但是其适应症较窄,对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长段病变、血管完全堵塞、血管细小、远端狭窄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难以处理,同时它引起的迟发血栓和再狭窄仍不可忽视。
冠脉搭桥术:最常见的桥血管是自体的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桡动脉,此外还有胃网膜右动脉,头臂静脉等材料。适用于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长段病变、血管完全堵塞、分支细小、冠脉远端狭窄、管壁钙化、支架后再狭窄、介入治疗出现并发症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合并糖尿病等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患者。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不停跳搭桥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手术的开展、内镜技术的应用、术前评估和准备的完善、术中心肌灌注保护技术的提高、术中术后对桥血管的保护和维护的重视,术后监护水平提高等,手术的死亡率大大减少。冠脉搭桥术最大的缺点是创伤较大。但是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展,不停跳搭桥技术的迅速普及,微创技术的发展,腔镜下剥取大隐静脉,胸腔镜下完成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的吻合,机器人微创搭桥技术等都使创伤明显减少,手术风险降低,病人生存率提高,手术死亡率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