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以非干酪性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由于该病最常累及肺和胸腔淋巴结(90%以上), 大多数病例或因呼吸道症状,或因查体拍摄胸片发现异常而到呼吸科就诊。虽然结节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其诊断却一直是呼吸科医师面临的难题之一。
1、确立诊断需要一致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表现?
结节病诊断之确立,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与结节病一致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2)一个或多个器官活检显示非干酪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而且没有病原菌或异物微粒的组织学证据[1]。不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也许有人会认为典型的“教科书式”的结节病病例,是可以不需要病理活检的证据就能做出临床诊断的。其实不然!因为在我国结核病更为常见,即使在 “典型”病例,也应积极寻找病理学证据,不宜轻易做出结节病的确立诊断,更不应该贸然给予糖皮质激素试验治疗。
上皮样肉芽肿为非特异性病变,其本身对于结节病和其他疾病没有确诊价值,应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情况进行诊断。在需要除外的疾病中就包括分支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慢性铍病和其他尘肺,过敏性肺炎,韦格内肉芽肿病等;甚至在HIV感染和某些肿瘤疾病,肺部也可见到肉芽肿性病变[2]。即使在进行多种检查后,仍有不少肉芽肿难以明确病因,并非每种以不明原因的非干酪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疾病都是结节病[3]。因此结节病的诊断必需采用严格的临床、放射和病理学标准。如果病理显示坏死性肉芽肿的局灶性坏死病灶较大,病变只累及胸外器官,或出现不一致的临床和放射学表现,这时对于结节病的诊断应十分谨慎。而当临床和放射学表现符合结节病、又有活检标本显示病原菌阴性的非干酪性肉芽肿,临床表现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多系统病变,同时又没有细菌、分支杆菌和真菌感染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结节病的诊断才是可靠的。所谓“病原菌阴性的非干酪性肉芽肿”是强调,病理发现肉芽肿性病变,即使没有坏死,也都应常规进行抗酸染色,必要时进行真菌染色(银染或PAS染色)。由此可见,结节病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完成一系列诊断检查。其中以下几点需要特别强调 [1]:(1)当胸部影像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符合结节病,同时病理活检显示非干酪性肉芽肿,且除外其他可导致肉芽肿的病因后,结节病诊断才可能是确凿的;(2)对于绝大多数疑诊结节病的患者都有病理活检的指证;(3)病理科医师能够识别肉芽肿,但其最后诊断不应单纯依赖病理学发现。
2、活检应首先采用创伤性小的方法、选择阳性率和特异性高的器官
获取结节病病理标本的原则是,采用侵袭性最小的方法,选择阳性率和特异性高的器官。首先选择最可及的受累器官,例如皮肤、外周淋巴结 [1]。尽管肝脏和斜角肌脂肪垫活检常显示“阳性”结果,但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非干酪性肉芽肿在这些部位也很常见,因此不适用于结节病的诊断,加之这些部位的活检创伤性相对较大,现已不再推荐采用[1,2]。胸部最常被结节病累及,因此是病理活检最常采用的部位。尤其是经支气管镜活检,包括支气管黏膜活检和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阳性率可达85%以上,且创伤性相对小, 是胸部结节病诊断的首选方法。而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活检,只有在少数经支气管黏膜活检和TBLB阴性的病例方可考虑选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或内镜超声TBNA)获取胸内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可达80%以上,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纵隔镜检查。需要强调的是,不管采取哪种方法取材,标本只有显示非干酪性肉芽肿结构,才能算是对结节病有诊断价值的阳性结果。
3.如何提高经支气管镜活检的阳性率
从文献报道和临床经验来看,联合支气管黏膜活检和TBLB,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可达85%以上[4,5]。在操作时应仔细观察镜下黏膜表现, 即使黏膜无明显异常, 也应在多个部位取黏膜活检,有时可取得阳性结果。同时行TBLB很重要,即使结节病I期,也可获得阳性发现。虽然文献报道曾强调过经支气管镜活检值得大力推荐, 但从国内报道的几组病例看来, 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的结节病,占全部病例的比例高低不一, 大多比例不高。
提高支气管镜活检的阳性率,多部位支气管黏膜活检联合TBLB是关键。另外,结节病的支气管黏膜改变比较常见,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如果不仔细观察,或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咳嗽剧烈,则容易忽略或被掩盖。例如,我们曾接诊一例疑诊结节病患者,但临床和影像表现尚不能除外结核,外院曾行支气管镜检查,报告“未见异常”,也没有做支气管黏膜活检。来北京同仁医院就诊时复查支气管镜,发现气管和支气管散在黄色斑片状隆起,活检显示非干酪性肉芽肿。这种黏膜表现很少见于其他疾病,但如果不仔细观察,或对其认识不够,则容易遗漏。
Shorr等[6]曾观察了疑诊结节病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的阳性率。他们同时进行黏膜活检和TBLB,各取6块组织标本。在气道发现有异常者,病变部位取4块,气管隆突处取2块;对于气道未见异常者,在二级隆突处取4块,气管隆突处取2块。活检阳性的标准是,标本显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且真菌和分支杆菌特殊染色阴性。结果在34例患者中,黏膜活检61.8%为阳性,TBLB 58.8%为阳性;联合黏膜活检使支气管镜检查的阳性率增加了20.6%。而且在肉眼观察正常的气道,30%的黏膜活检是阳性的。结果表明,结节病的支气管黏膜病变是常见的,在怀疑结节病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黏膜活检。
近年来不少文献报道了采用TBNA获取纵隔/肺门淋巴结标本以诊断结节病。Trisolini等[7]评价了TBNA在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结节病(I期)中的诊断价值,在55例患者中,32例确诊为结节病,其他23例均经病理诊断为其他疾病。TBNA在32例结节病中的23例(72%)发现具有诊断意义的非干酪性肉芽肿。在同时接受TBNA和TBLB的15例患者中,TBNA的阳性率(11/15,73%)要高于TBLB(6/15,40%),其中TBNA单独诊断了7例(47%);TBNA联合TBLB则使阳性率达到了87%。结论认为,TBNA在诊断I期结节病上可能具有重要价值,建议与TBLB联合使用。还有报道发现,内镜超声引导下的TBNA(EBUS-TBNA),能进一步提高诊断阳性率。Tremblay 等[8]将50例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疑诊结节病的患者,随机分配到EBUS-TBNA组(24例,采用22G穿刺针)和常规TBNA组(26例,采用19G穿刺针)。结果发现,EBUS-TBNA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为83.3%, 而常规TBNA为53.8%。
总之,虽然微创内镜技术的应用,给胸部疾病的诊断带来了更多选择,但就结节病的诊断而言,无论是从诊断效率、检查的创伤性,还是从技术的熟练程度来讲,还是应该把常规的支气管黏膜活检和TBLB放在首位。对于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未能诊断者,方可考虑采用针对纵隔/肺门淋巴结的各种活检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