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器官。很多人受到慢性脾胃病的困扰,尤其是慢性胃炎,结肠炎等容易迁延反复的疾病,病程一长,便出现了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这些不好的情绪常常让人难以控制,并且放大了躯体症状,而胃肠道的长期不适,对患者的精神也是持续的不良刺激,如此,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中医中药在慢性脾胃病的调治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而经方,以其简明实用高效,成为了其中的代表。现按病因分类,将其常见类型罗列如下:
实证:
痰证:痰证者多以半夏体质为主。“怪病多痰”,此类患者常主诉甚多或怪,却无明显阳性体征,客观理化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多处求医问药而无效。一般来说,营养状况较好,双眼皮,油性皮肤多,或稍有浮肿,且体胖者常见。平时情绪不稳定,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情绪起伏较大。易出现恶心呕吐,咽喉异物感,痰多,腹胀,失眠,易惊扰,多疑等,所谓“胆气不足”,脉象多滑,舌苔多厚。
根据伴随症状,多选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为主。一主诉口淡青年男性患者,饮食无味,常感生活无趣,抑郁,腹胀,晨起恶心,胃镜显示慢性胃炎,长期服用PPI,香砂养胃丸等无效。余诊体壮实,舌胖苔白厚腻,面油,有痤疮,考虑痰湿半夏体质,予温胆汤加平胃散,重用半夏、厚朴、苍术,十剂症平。
气证:
气证者肝气有余,以柴胡体质为主。此类患者躯体及情绪均很敏感。体型中等或偏瘦,面黄或青,肌肉不松,主诉多而杂,食欲不佳,且受情绪影响大,常有腹胀胁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易怒,烦躁,可有口干,女性痛经或月经不调。多怕热或对寒热敏感。由实到虚,常常分别使用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一中年女性,主诉腹胀,烧心嗳气。胃镜显示糜烂性胃炎伴胆汁返流。该患者体壮,口腔异味,口干苦,大便干稀不调,有心烦易怒,多疑,情绪反复无常等精神表现,西医予抑酸护胃抗HP等治疗后症情缓解,但有反复,后以大柴胡汤为主方对其调治一月而未作。
瘀证:
久病必瘀,且所瘀之处一则气血不行,筋脉失养,二则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反映在脾胃病中,此类患者病程日久,且既有实证,如痛处固定的胃脘痛、肝区痛、小腹痛,刺痛隐隐,昼轻夜重,又有虚证,如失眠,健忘,烦躁等心神失养的表现。临床多用王清任的五首逐瘀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等为主。但在配伍上,必须结合健脾化湿温中等治法才能适应脾胃病的诊治。
一老年女性,主诉左下腹绞痛阵作,腹泻数月,外院诊断肠炎,服用抗生素、益生菌、健脾止泻一类的药物无效,细诊之,其人面色黧黑,皮肤干燥龟裂,失眠,烦躁,自觉夜间发热难受,小腹痛,先予疏肝健脾止泻,症状依旧,后改方桂枝茯苓丸加党参,乌药而愈。
虚证:
阳气虚:阳不足者多静。临床可见一些反复上消化道溃疡、习惯性便秘或慢性肠炎难愈的患者,营养状况差,体瘦,肤白或黯淡,或腹痛或腹泻,症状可由药物控制,但停药后复发,患者精神状态差,抑郁,寡语,对待生活态度消极,常夸大自己患病的严重程度,,并有纳差,乏力,畏寒等虚寒性的表现。轻者可予建中汤类,重者必用桂附麻。
曾治一年轻女性,产后不久出现严重的产后抑郁和便秘,畏寒重,整个夏天不能进空调房间,人白净瘦小,纳差乏力,少言寡语,先考虑产后血虚便秘,予养血润肠剂,效不显,后加入四逆汤及麻黄,抑郁和便秘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阴血虚:阴不足者多烦。其消化系统症状多种多样,或纳差、易饥嘈杂,或胃脘隐痛、或肝区不适、或大便秘结,精神系统表现则多为心烦、失眠、多梦。此类患者要重点看舌质,舌质必红,不论舌苔,脉细,如滑实,则为痰热。临床多用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等。
曾有一肠癌术后的老先生,人白瘦,主诉纳差、失眠。本欲用桂枝加人参汤合薯蓣丸,再一看舌质红,再一问平时脾气急躁,于是改为黄连阿胶汤,睡眠改善后予炙甘草汤调养,诸症缓解。
脾胃病是常见多发病,社会心理因素、精神心理状态对脾胃病的发病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大量研究证实,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通过脑、肠轴使胃肠运动功能及分泌功能紊乱,或使内脑感觉过敏。而胃肠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焦虑、抑郁、愤怒情绪可使消化活动受抑制。
且这种心理因素可干扰中枢神经的正常活动,并通过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引起胃肠功能障碍。而经方医学,因为其久经考验的疗效和广泛灵活的适应症,在处理这种躯体心理同病的问题上有着独到的优势,我们都应努力学习,掌握好这个武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