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宫颈糜烂”的诊治
子宫颈是女性生殖器官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女性生活、生育密切相关。而“宫颈糜烂”又是困扰很多女性的问题。“宫颈糜烂”是宫颈管内黏膜的单层柱状上皮替代了原先在宫颈外面的鳞状上皮的结果。是由于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引起的一种生理改变,并非病变。“宫颈糜烂”一词是由英文Cervical erosion的译名而来,但在当时翻译有些不妥,把erosion翻译称了糜烂之意,其实 erosion有失去上皮、上皮脱落或溃疡多重意思。长期以来,一直将错就错沿用至今,造成了很多对于宫颈的过度医疗,给患者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担心。现在妇产科界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废弃了“宫颈糜烂”一词,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认为其不是病理改变, 应该属于宫颈生理变化。但由于长期习惯成自然,也有很多医师思想未转变过来,仍称其为“宫颈糜烂”,更有甚者一些医疗机构、商业广告为经济利益考虑,对其大做文章,使人们对“宫颈糜烂”更加恐慌。生育期女性“宫颈糜烂”发生率高,是因为此时女性卵巢功能旺盛,体内雌激素水平高,引起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表面替代了鳞状上皮,是生理性改变。其实出生女婴宫颈也是“糜烂”的,这是由于在体内受母体雌激素作用的结果,待出生几天后,体内雌激素下降,柱状上皮退回至宫颈管内,宫颈即光滑。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低下,宫颈大多光滑。
这里有几点大家注意一下:
1、宫颈糜烂不能同宫颈炎混为一谈;
2、宫颈糜烂译名不妥,现已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生理性改变,不是病变;
3、宫颈糜烂不是宫颈癌,不是癌前病变;
4、不应该在“糜烂”两个字上大做文章及广告,误导人们;
5、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糜烂”,不要慌张,按照正规的宫颈疾病筛查;
6、“宫颈糜烂”是否治疗, 取决于是否合并感染、有无症状。无症状、未合并感染者不需治疗; 有症状、合并感染, 如分泌物增多, 有接触性出血,
应在细胞学检查阴性后, 给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7、宫颈肥大无具体的诊断标准, 关键是无治疗意义,即无需治疗。
宫颈病变的筛查
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发展为子宫颈癌。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但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位居第一。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宫颈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为智利(15.4/10万),其次为中国(14.6/10万),日本最低(2.4/10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73%-93%。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宫颈癌的有效预防和早诊早治。虽说宫颈糜烂是生理性改变,无需治疗,但对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筛查方面,宫颈疾病的筛查又是很具有优势的,其可经妇科检查看到表面情况,也对其脱落细胞进行病理化验,阴道镜的使用,可以对其放大观察。育龄妇女建议在进行体检的同时,检查宫颈情况。有证据显示,超过90%的宫颈癌能通过两年一次的筛查来有效预防,但在现在的中国,目前估计仅有5%的宫颈癌被预防。
哪些妇女需要作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应该间隔多长时间做一次,大多数专家建议如下:
1、对那些没有宫颈病理学症状和历史性疾病的妇女,应该至少每个两年做一次细胞学检查。
2、 所有有性生活的妇女应当从18-20岁时开始作细胞学定期检查,或者在第一次性生活后一到两年内开始。
3、对于70岁以上的妇女,如果她们在最近五年时间内有两次细胞学定期检查结果正常,则可以停止定期检查,但如果她们从未做过细胞学检查或主动要求检查,则应当做细胞学检查。
其它注意事项:
1、上述只适用于没有可疑症状或既往病史,以及前次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但没有被临床跟踪的妇女。对于有可疑症状或既往病史的妇女,应当根据诊治规范的流程进行管理。
2、从来没有性生活的妇女不需要做细胞学检查。
3、 对于在16岁前开始有性生活的妇女,临床医生可根据情况在18岁前开始细胞学定期检查。
4、年轻妇女(尤其是30岁以下妇女)没有必要频繁检查(例如半年检查一次),或者做一些额外的DNA测试,因为这样做的意义不大且费用不低。
5、长期坚持做细胞学定期检查的妇女在70岁时可以停止检查。
6、对于子宫全切的妇女,如果宫颈部分没有被完全切除则需要做细胞学定期检查;如果有宫颈不典型增生或恶性病变史,还需要做阴道穹窿涂片检查。
癌症晚期是不可治愈的。癌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全世界对于宫颈癌的口号就是尽早在完善的宫颈癌筛查体系保证下,早期发现宫颈癌,消灭宫颈癌。每年几分钟的妇科检查,让你远离宫颈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