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硬化剂注射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适应征广泛,且多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提高疗效。其可应用于血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等几乎所有先天性血管病变。其中德国产硬化剂1%乙氧硬化醇是近30多年来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 效果肯定且被全世界接受的硬化剂。
德国生产的乙氧硬化醇注射液是国际上广泛公认的理想硬化剂,然而该试剂 (药)至今未能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国内市场。为了填补国内空白,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于1993年立项研究国产1%乙氧硬化醇(随后由国家定名为聚桂醇),该药历经十五年的研发,于2008年10月作为国家专利新药而正式面市。
聚桂醇注射液与德国产乙氧硬化醇注射液其分子式与分子量完全相同, 两者是不同称谓的同一种化合物。作为首选血管内硬化剂,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瘤、静脉畸形、静脉曲张及囊肿性疾病的硬化治疗,其安全性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其药理作用为在静脉血管内注射后可迅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作用部位的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聚集沉积即刻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在静脉旁黏膜下层注射后,压迫静脉血管,以降低血管内血流速率及压力,达到止血目的。由于化学作用,使静脉血管及周围黏膜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1周后组织坏死形成溃疡,10天后肉芽组织形成,3~4周形成致密的纤维组织,闭塞静脉腔。
聚桂醇在使用中可以制成泡沫硬化剂,即硬化剂与一定比例的气体(空气或二氧化碳) 按照不同的配制方法配制成具有表面活性的泡沫剂,应用于局部硬化治疗。这样在注入瘤腔后可将其内的血液尽可能排走,增加药物与血管内皮的接触面积及时间,使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根据泡沫硬化疗法欧洲会议的推荐,目前硬化剂泡沫制作方法主要有三种:Monfreux法、涡流(Tessari)法、涡流/套装法,其中涡流法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同时有研究发现,当液气比例为1:4时,可取得最佳的液气稳定性及对血液置换效果,在维持治疗效果的同时,可明显减少硬化药物的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聚桂醇自2008年上市后,逐步应用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相关疾病的治疗,凭借其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已经成为相关疾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在历届全国血管瘤专业组交流会议上也是报道热点。
我院开展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技术中,超声可以显示血管瘤的二维形态,清晰显示其浸润范围,而在超声引导下行聚桂醇注射,能选择最佳注射部位,将药物直接均匀的注入病变区域中,使病区保持持久和较高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目的,同时避免了既往“盲目穿刺注射”的弊端,使误注入正常组织的机会大大减少,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超声应用于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治疗具有以下优点: (1)声像图鉴别血管瘤与血管畸形, 明确病变的性质, 为药物的配置及注射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2)可根据病变的面积及体积估算需注射药物的剂量,并根据病变部位及特点对注射点进行精确的定位;(3)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可使药物均匀地分布于瘤体内, 避免一点过量注射引起组织坏死,而病变其它部位因药物不足、疗效不佳,病变残存;(4)对于位置较深或部位特殊的病变,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注射可以避开重要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减少组织损伤的机会,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5)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如果治疗不完全,极易复发,超声对残存病变的探查和定点精确治疗,会大大降低病变的复发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