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一旦得了腹股沟疝,一般来说无自愈可能。一些保守治疗方法,如疝托或疝气带压迫治疗,效果有限,而且长期使用起来存在着诸多不便;局部注射等非手术治疗方法明显缺少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的有力支持。手术仍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段。
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很多,即便是对一个专门治疗疝的临床医生来说,在对具体的某个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也不得不认真考虑,然后加以选择。目前,关于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方式,严格来讲,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病人的所谓“标准术式”或“黄金术式”。实际上,现有的各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因此,一个成熟老道的临床疝治疗医师会让患者及家属也参入到手术方式的选择之中,而此时,作为一个患者或家属,如能了解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对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
现有的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真可谓花样繁多,有传统的疝修补方式,也有近几十年来方兴未艾的“无张力”疝修补方式,无张力疝修补与腹腔镜技术相结合,又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腹腔镜疝修补方式。现结合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就各种术式的优缺点进行条分缕析,以期对非医学专业人士在选择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时能有所帮助。
一、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方式:
相对于目前广泛施行的各种“无张力”疝修补方式来说,所有的传统修补方式都是“有张力”的。因此,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传统手术方式后疝的复发率要高于“无张力”疝修补方式。另外,因为存在着张力,术后短时间内局部疼痛明显较“无张力”手术方式来得重,术后自由活动的恢复也来得晚。这也是目前临床上大力倡导“无张力”疝修补的两个主要理由。
但是,传统的手术方式不需要人工或生物补片,因此也避免了使用补片有可能带来的弊端。使用疝气补片到底有哪些弊端,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起码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1)增加治疗费用,目前使用的补片均在1000元以上,最高的达5000~6000元;
2)增加感染几率,一旦感染,将会使治疗变得复杂,且有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
3)补片的使用虽然能减少复发几率,但一旦复发,下次手术变得相对复杂,而传统手术方式的患者复发后处理起来则相对方便了许多。
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这么说,传统的手术方式在治疗腹股沟疝时仍是可以选择的,而且有一定的好处。对于经济拮据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使用。
二、无张力疝修补方式(开放式):
无张力疝修补的手术方式很多,但一个共同点是需要使用补片。其不利之处我们在上面进行了大致的罗列,但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1)较之传统术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短时间内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2)就目前的统计资料来看,无张力疝修补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基于这两点,无张力疝修补已经成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方式的主流,在各级医院里广泛开展。
无张力疝修补又分为:
1)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手术方式:如单纯平片修补(Lichtenstein和Trabucco)方式和网塞加平片(Rutkow和Millikan)方式;
2)腹膜前间隙的无张力修补,如Kugel、Gilbert及Stoppa修补方式。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讲,要弄清这些手术方式无疑是困难的,但略加了解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肯定是有帮助的。
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该术式又分为三种:1)经腹膜外路径的腹膜前修补方式(TEP);2)经腹腔的腹膜前修补(TAPP);3)腹腔内的补片修补(IPOM)。前两种目前使用较多,IPOM在腹腔镜疝修补开展的早期使用较多,目前已很少使用。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要把这三种手术方式搞得很清楚是不可能的,其实就目前广泛使用的前两种方式来说并无太大的差别,只要正确实施,可达到同样理想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疝修补是无张力疝修补与腹腔镜技术结合的产物,同样需要使用补片,因此,较之传统术式,它继承了一般无张力疝修补的几乎所有优点和缺点。但和一般的无张力疝修补方式相比,该术式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不过它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因此治疗费用明显增加,而且不适用因心肺功能不全存在着全麻禁忌的患者。对于复发性的腹股沟疝,无论以前是否使用过补片,腹腔镜疝修补都可作为首选方式。
总的来说,无论哪种形式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式,只要选择得当,在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时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因此,不同的患者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加以合理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