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血管肿瘤,新生儿的发病率约3-4%。约60%发生于头颈部,时间阶段上可分为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3个阶段。增殖期一般在l岁以内,有时会延长到18个月,大多数血管瘤可白行消退,部分血管瘤不能自行消退甚至逐步增大,影响容貌和功能,磕碰后容易出血,需要临床治疗。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血管瘤的治疗。血管瘤部位、大小、范围、深度、分期、功能影响以及对患儿的心理影响等因素的不同,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不相同。
非重要部位的增殖期血管瘤,如体积较小,或处于生长稳定期,没有对美观和功能造成重要影响,可定期就诊复查;消退期的血管瘤可以定期随访观察。在观察期间,应监控血管瘤的生长。当出现迅速增大、出血、感染、破溃以及影响功能时,应尽快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
(1)表浅血管瘤的冷冻治疗;
(2)表浅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3)血管瘤的药物治疗,包括浅表血管瘤的外用药膏治疗、药物的注射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
(4)放射治疗;
(5)手术治疗:血管瘤的切除。
现有的治疗方法存在不同的不足之处,药物治疗多为抗肿瘤药物(包括激素)具有较一定的全身副作用,激光、冷冻和手术具有较明显的疤痕,影响治疗效果,其中手术切除疤痕更为明显,术中出血的风险也较高,因而对于婴幼儿来说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放射治疗对血管瘤周围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破坏。
血管瘤作为血管畸形性疾病,超声检查大多能探测到其丰富的血液供应,因而结扎血管瘤血管对绝大多数血管瘤具有明显的控制瘤体增大的效果,在许多难以切除的血管瘤已证实了良好效果,结扎后即使血管瘤不能完全消退,也可减少药物治疗中药物的使用量和全身吸收量,减轻其不良作用,如仍需手术也可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减少出血的风险。
随着埋没导引缝合技术的发展,血管瘤的结扎治疗已不需手术切开进行,通过导针的引导即能完成血管瘤的埋线结扎,明显减少了出血、术后感染的风险,没有明显的痕迹,成为血管瘤综合治疗方案的首选和基础治疗手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