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些病友打电话问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肛瘘,我现在把肛瘘的常见症状总结如下,供患者朋友们参考,以缓解他们的紧张心情。
肛瘘由肛周脓肿引起,原发病灶(内口)多在齿状线上肛窦处感染,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位于肛周皮肤上的继发外口,最终形成自肛内内口至肛周外口的管道,叫做肛瘘。由于外口生长较快,常假性愈合,导致引流不畅反复发作破溃或切开,形成多个瘘管和外口,最终成为复杂性肛瘘。
肛瘘外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较大的高位肛瘘,常有粪便及气体排出。由于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门部潮湿、瘙痒,有时形成湿疹。当外口愈合,瘘管再次感染形成脓肿时,可感到明显疼痛,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上述症状的反复发作是瘘管的临床特点。
肛瘘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其分类亦不相同,常见的分类有:
1、按瘘管位置高低分类:以瘘管与外括约肌深部位置高低分为低位肛瘘和高位肛瘘。
2、按内口、外口数量和管道多少分为单纯性肛瘘和复杂性肛瘘。因此,肛瘘又可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
3、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
(1)肛管括约肌间型 约占肛瘘的70%,多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瘘管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内口在齿状线附近,外口大多在肛缘附近,为低位肛瘘。
(2)经肛管括约肌型 约占25%,多因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引起,可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瘘管穿过外括约肌、坐骨直肠间隙,开口于肛周皮肤上。
(3)肛管括约肌上型 为高位肛瘘,较为少见,约占4%,瘘管在括约肌间向上延伸,越过耻骨直肠肌,向下经坐骨直肠间隙穿透肛周皮肤。
(4)肛管括约肌外型 最少见,仅占1%。多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合并坐骨肛管间隙脓肿的后果。瘘管自会阴部皮肤向上经坐骨直肠间隙和肛提肌,然后穿入盆腔或直肠。这类肛瘘常因外伤、肠道恶性肿瘤、Crohn病引起,治疗较为困难。
总之,不同类型的肛瘘,其临床症状可能各不相同,但涉及到手术对肛门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更为精细和科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