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癌的第二位。大肠癌生长较慢,临床出现症状时表明肿瘤生长已经历很长时间。早期出现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不易引起重视,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着。中晚期可以出现肠梗阻,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有时可以扪及腹部肿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为能早期发现大肠癌,需重视警觉可疑症状,尤其便血病人不能自认为痔疮而延误诊断。对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密切随访,对可疑病例要行直肠指检或全结肠镜检查,取材行病理学检查即可获得明确诊断。
病理诊断、分期与转移:
(一)大体分型:
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 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 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着的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的大肠。
3、溃疡型 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二)组织学分型
1、腺癌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 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予后最差。
(三)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癌局限于粘膜
A1期: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四)扩散转移 :
1、大肠癌扩散的特点 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 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 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 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4、侵润与种植 癌肿可直接侵润周围组织与脏器。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转移灶呈结节状或粟粒状,白色或灰白色,质硬。播散全腹腔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水等。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大肠癌一旦确诊,手术根治是最有效的方法,大肠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与癌肿发现的早晚有密切关系,局限性的大肠癌行根治性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手术治疗方法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前者切口长,创伤大,恢复慢。微创外科利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使病人又多了一个治疗选择,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一、右半结肠切除术:适应于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切除范围:回肠末端15~20公分、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半,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肝曲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及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切除后作回、左半横结肠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缝闭结肠断端)
二、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及其肝曲、脾曲。切除后作升、降结肠端端吻合。若吻合张力过大,可加做右半结肠切除,作回、结肠吻合。
三、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左半、降结肠、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切除后结肠与结肠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
四、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 根据癌肿的具体部位,除切除乙状结肠外,或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作结肠结肠或结肠直肠吻合。
乙状结肠癌切除术
五、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直肠癌根治术。近年研究发现,直肠癌向下浸润极少超过2cm,故要求下切缘距肿瘤下缘3cm即可。直肠吻合器的广泛应用,距肛缘6的直肠癌切除后多能成功地进行超低位吻合,扩大了直肠癌保肛切术的适应证,提高了保肛率。
六、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适用于肛管癌、直肠下段癌(癌灶下缘距肛门缘6cm以内者),或病人合并肛门失禁、出口梗阻性便秘等。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直肠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及肛周约3~5cm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肛门括约肌,于左下腹行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人工肛门)。现在有专门的人工肛门袋,护理方便,不影响社交和工作。
七、局部切除术:适用于早期瘤体小、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分化程度高的直肠癌。手术方式主要有经肛局部切除术和骶后径路局部切除术,局限于粘膜者还可行肠镜下粘膜切除术(ESD)。
八、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正在不断发展,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在电视监视器下通过器械操作分离肠管,清扫淋巴,切除肿瘤,操作视野放大清晰,淋巴清扫更加彻底,对腹腔干扰少,手术过程中不需要触摸挤压肿瘤。超声刀的应用使创面很少出血。国外大宗病例随访显示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肿瘤复发,远处转移,五年生存率等方面有报道优于传统手术。手术创伤小、切口小、美观、术后疼痛轻、手术应急反应小,常不需或减少止痛剂应用、恢复快、进食早,一般术后第一天排气并拔除胃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重要的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正受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欢迎。适用于癌肿位于各种部位的结直肠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