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病,可以由椎动脉、交感神经和本体感觉等多种因素所导致。
一、诊断依据1、 伏案工作、 作者、中老年女性多见,发病前多有慢性颈痛史。
2、 眩晕为主要症状,晨起发病多见,眩晕可为慢性持续性,也可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常感到精神萎靡,乏力嗜睡、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力减退等症。3、 下颈椎活动度减少,上颈椎存在错位和(或)失稳的体征,如棘突、关节突、横突偏凸和压痛,枕下肌群痉挛等。
4、 X线摄片检查:颈椎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隙变窄;骨赘增生,病变节段所在水平韧带出现钙化。正位片上可见钩突尖锐、密度增高;椎体倾斜,旋转。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的形态改变及孔径减小。
5、 有条件者可进一步作下列检查:颈椎CT扫描可检查横突孔形态、大小、有无孔内骨赘,能正确判定椎动脉横突孔段是否存在压迫因素;脑彩超(TCD)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脑干诱发电位有助于眩晕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二、中医证候分类1、 气虚血瘀:眩晕或轻或重,或有头痛,疲乏懒言,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或有失眠,心悸怔忡,失聪目糊,面色苍白或晦暗。舌淡紫,或有瘀斑,脉细弱或涩。
2、 痰蒙清窍:头晕错蒙,头痛如裹,颈项板滞,活动不利,咽喉哽塞不利,泛泛欲哎,胸闷,胃脘胀满,食欲不振,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3、 风阳上扰:眩晕剧烈,突然跌扑,视物模糊,耻鸣聋,急躁多怒,腰膝酸软,筋骨酸痛。舌红苔少,及弦细。
三、现代医学分型1、 椎动脉障碍型:表现为发作性剧烈眩晕,伴突发跌扑;眩晕的发作和缓解往往与颈部位置有关,突然转头及后伸时眩晕加重,恢复中立位后眩晕可减轻。体检可发现仰头试验或转头试验阳性,椎动脉超声或脑彩超(TCD)的测定结果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有助于确诊。
2、 交感亢进型:以慢性眩晕为临床特点,眩晕的发作与加重与头颈姿势无关;面色苍白晦暗,舌质紫暗;常伴心悸失眠,忧郁焦虑,头痛等神经官能症。头颅枕、顶部皮肤可触及程度不同的水肿增厚感。TCD检查提示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系统痉挛。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可见轻度中枢和周围混合性眩晕的表现。
3、 颈本体感觉紊乱:程度一般,以慢性眩晕多见。低头位或极度后伸位时眩晕加重,中立位时眩晕可减轻。枕下肌群往往呈紧张状态,适度按压枕下肌群可使眩晕显着缓解;有时可见上颈椎错位的体征。TCD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均无阳性表现。
四、辨证施治1、 椎动脉障碍型:以滚法、按揉法操作于颈肩背部,再以一指禅推法和鱼际揉法轻柔地操作于患者两颞及前额,消除头面部症状。有上颈椎错位体征者,可合理使用调整发坐位颈椎旋转微调、拔伸下颈椎旋转定位扳法予以整复。
2、 交感亢进型:以滚法、按揉法操作于颈项部,并以轻巧的一指禅推法或拇指弹拨法操作于颈前气管两侧。
3、 颈本体感觉紊乱型:以滚法、按揉法操作于颈肩背部及枕部。有上颈椎错位体征者,可合理使用调整手法如坐位颈椎旋转微调、拔伸下颈椎旋转定位扳法予以整复。
4、 其他疗法:
a导引:主要为颈伸肌功能锻炼。
b中药:活血化瘀中药内服,或静脉滴注。
C封闭:颈交感神经节封闭,适用于交感亢进型。
五、注意事项1、 推拿治疗前应排除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及颅内病变引起的眩晕。
2、 建议在治疗前告知患者某些手法或治疗可能的危害性。
3、 避免长时间连续低头位工作或看书,提倡间断性颈椎活动。
4、 注意颈部保暖。
5、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六、 疗效评定1、 治愈:眩晕消失,恢复发病前的劳动能力。
2、 好转:眩晕缓解,劳累后偶有颈项不适和眩晕加重现象,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得到提高。
3、 未愈:眩晕无明显好转,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