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样的关节病变要注意类风湿关节炎可能?
可以说,类风湿关节炎有以下特点:(1)由于免疫机能紊乱造成的;(2)开始时主要侵犯关节的滑膜,造成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3)病情进一步发展后造成关节的软骨与骨破坏,导致关节畸形和残废。
因此,当出现找不到明确原因(免疫紊乱的原因不太明确)的关节肿胀和疼痛时,应注意该病可能。尤其是当出现以下表现时:身体两侧多处关节同时或先后起病,持续发病,超过1个月以上,关节肿胀疼痛休息后更加明显,疼痛的关节休息后出现长时间的僵硬感。
当医生寻找到免疫紊乱的证据,或者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的证据时,就会考虑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2、类风湿关节炎如何治疗?
本病的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多在发病的头二年就可出现,一旦关节的软骨和骨出现破坏,就不可逆转。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
目前的治疗主要针对关节的滑膜和软骨的炎症,尚无可靠的能逆转关节软骨和骨破坏的药物。
现今主要有两类治疗药物。
一类是能够减轻关节的炎症造成的症状,但不能延缓阻止关节软骨与骨受到破坏。这类药主要是指非甾体类抗炎药,有时常俗称为消炎镇痛药。为多数人所熟知的有:阿司匹林、消炎痛、炎痛喜康、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萘丁美酮、赛来昔布等等,多达上百种之多。目前主要将这类药作为关节炎症的对症治疗药,常称为“桥”治疗药,意指让病人从痛苦的此岸引到无痛的彼岸,当病人过河之后,就得拆了这桥。
这类药常被错误地使用。一是长期单用此药,未联合可延缓或阻止关节骨破坏的药,使病情表面上得到控制,而实际上还在发展;二是未注意至它们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比如胃肠道、肾、心血管等的损伤,实际上,由于不合理使用而造成胃肠出血穿孔、肾损害、心血管病情加重的情况常有发生。但如果能巧妙合理的应用,则有可能将这一危害减到最小。三是联合使用,这些药物是不主张联合用药的,主要是会加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中成药,尤其是所谓的民间祖传秘方,在药中均加入了这类药,有时甚至不只一种,然而在药品成份中却不予说明。
第二类是能有效控制炎症,延缓甚至可以阻止病情发展的药物。主要是能够减轻机体免疫紊乱的药物。这些药的使用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在此不一一列举。
地塞米松、强的松等激素是属于尚有一些争议的药。它们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倒没什么争议,用它们能迅速控制住炎症(这一点也常被不法分子当作“挂羊头买狗肉”中的“狗肉”,另文中已详述),减轻症状。主要争议的就是,它们对关节骨与软骨的破坏有延缓甚至阻止作用吗?是否要常规使用这些药呢?如何使用比较合理呢?目前总的原则是: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暂不详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