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诊中发现,或许是医生理解的差异产生的,导致抗过敏治疗主要措施――回避食物过敏原的方式选择不当,疗效总是不尽如人意。
以牛奶蛋白过敏为例(不包括水解成分的差异)。依据过敏程度分级(轻度、中度和重度),通常将部分水解奶粉用于轻度过敏,深度水解奶粉用于中度过敏,完全水解奶粉用于重度过敏,一段时间后再逐级恢复,即由高水解度向低水解度过渡,至常规奶粉。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合乎逻辑的,因为患者或始终没有脱离一定强度(远超脱敏剂量级的)抗原刺激,即有害性刺激持续存在。
根据黏膜免疫的核心――口服免疫耐受机制与过敏的关系,黏膜免疫功能的恢复是消除过敏最重要的生理基础。过敏一旦发生即表明黏膜免疫结构和功能损伤形成(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过敏),若使其恢复到正常,理论上至少需要脱离抗原刺激12周到24周(3至6个月)。
根据“脱敏”原理(类似“顺势疗法”),正确使用水解奶粉的原则是:无论过敏程度分级怎样,最好以无抗原性的完全水解奶粉(氨基酸奶粉)开始,至少3至6个月,直到食物特异性抗体(俗称过敏原)IgE和IgG均消失(阴性),再逐渐由高水解度向低水解度过渡,至常规奶粉。在此提醒,不能忽视食物特异性抗体IgG的存在(不是简单的过敏原含义),它是黏膜免疫基础异常的重要参数之一。
其他食物,有时很难完全避免。如鸡蛋常隐含在其他食品(如儿童肠)或加工过程中(厨房几乎无法避免鸡蛋,包括用过的油和厨具;共用生产线,可参考奥利奥饼干说明书),甚至是空气中(煎炒鸡蛋等烹饪烟雾)和鸡肉制品(肉鸡在屠宰过程中受破溃生蛋液沾染),等等。因此,在最大限度回避食物的过程中(事实上仍很难百分之百避免)患者即已处于“脱敏”措施的状态了。
须牢记,无论对何种物质过敏,理论上的完全回避时间就是黏膜免疫功能修复所需要的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