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过脊柱外科医生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即可明确诊断,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许多种,到底应该接受哪种治疗方法是许多患者的困惑。
下面介绍国际上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微创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我院是潍坊地区唯一一家开展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的医院,目前已完成手术数十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是将组织消融和热凝相结合,通过对椎间盘髓核组织进行消融、汽化,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进而解除对硬膜和神经根的压迫,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其主要原理是:
1、冷融切技术(40℃) 直径1mm消融针穿刺入髓核内,首先用消融模式,使用100Hz射频能量作用于气化电极,周围Na+聚集、运动,撞击并断裂髓核组织分子链 ,将组织分解形成元素分子和低分子气体(O2、H2、CO2) ,气体通过穿刺通道溢出,髓核组织减少。
2、热凝技术(70℃) 消融针采用热凝模式,作用髓核组织,其内胶原纤维气化、收缩和固化,髓核缩小。二者共同解除对硬膜和神经根的压迫,
等离子刀头通过穿刺针的引导到达靶组织椎间盘髓核组织,使得髓核达到减容减压,很小的压力减小,会明显地减轻病变对神经根或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缓解症状也明显。并且去除部分髓核内组织而完成椎间盘内髓核组织的重塑,同时射频热凝使椎间盘髓核组织的胶原收缩从而固化。
相比与其他类减压术,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特点是:
①操作简单(在局麻下通过C型臂X光机引导下进行穿刺);
②创伤小,穿刺针直径仅为1mm,穿刺通道基本无渗血;
③安全(仪器在工作时候只产生40℃的温度,加热时产生大约70℃的温度,温度范围在40℃~70℃,具有很小的热渗透和组织坏死性,仅对周围2mm范围内的组织产生作用);
④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只打断组织分子结构, 只改变椎间盘的生化状态,而不是对椎间盘的直接热变性。在研究中发现,髓核消融术使髓核减压但不导致坏死,且组织汽化凝固仅局限于髓核内,而纤维环、终板和椎体不受影响,髓核消融术达到了对椎间盘的容积性摘除,而又对周围组织没有显著的热和结构性损伤,术后无脊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对脊柱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适应证如下:
①腰腿痛,以腿痛为重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神经根损伤表现,如浅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反射异常等;
③经CT或MRI证实椎间盘突出或局限性膨出,且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影像诊断相符。
④惧怕开放手术者。
颈椎病良好的适应证如下:
①颈性眩晕;
②肩颈部疼痛、沉重伴明显上肢酸胀、灼痛、麻木等症状;
③单纯的颈椎间盘突出;
④保守治疗三个月而效果不佳的经MRI证实有单侧椎间盘突出症;
⑤呈单侧型神经根症状的,颈椎骨质增生、退变较轻者。
病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刘*,男,50岁,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1年,加重2月。
术前MRI表现
术中等离子射频刀位置(侧位)
术中等离子射频刀位置(正位)
病例二、
颈椎病患者:孙*,女,45岁。左上肢疼痛麻木4年,加重2周。
术前MRI表现
等离子射频刀位置(侧位)
等离子射频刀位置(正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