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海藻酸钠微球(KMG)应用于介入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18例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部用海藻酸钠微球(KMG)加化疗药物行化疗栓塞术,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其手术切除率。结果 18例病人中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9例,症状缓解率94.44%,肿块消退有效率77.78%。结论 海藻酸钠微球(KMG)应用于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明显,安全、有效,易于操作。
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生命的疾病之一,有时肿瘤起病隐匿,往往在就诊时已属晚期,部分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介入治疗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中栓塞剂的恰当应用对疗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栓塞剂品种繁多,比较常用的有明胶海面、聚乙烯醇(PVA)、碘化油等,但它们也各自存在一些缺点。我们应用新型栓塞剂海藻酸钠微球(KMG)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取得较好近期临床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8 例,按FIGD 分期,其中宫颈癌Ⅱ期5 例, Ⅲ期2 例。宫体癌Ⅱ期3 例,卵巢癌Ⅱ期6 例,子宫内膜癌2 例。主要临床症状,早期下腹部不规则隐痛,经期加重,月经量增多,经期长。严重者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等。
1.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s穿刺法经股动脉穿刺,明确病变供血动脉(如子宫动脉)后超选择插管,经导管向两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分别进行化疗栓塞。化疗方案:根据不同肿瘤病理选用不同化疗方案。海藻酸钠微球(KMG)选用直径为300~500um的颗粒。2~3周后复查,能手术者手术治疗,必要时6~8周重复介入治疗一次。
1.3 疗效判定
1.3.1 症状缓解情况: 症状是指肿瘤所致的疼痛、坠胀、阴道流血流液、大小便困难等。0 为完全缓解, 1 为中度缓解, 2 为轻度缓解, 3 为未缓解,4为恶化。
1.3.2 近期疗效 结合妇科检查和CT观察介入治疗后2~3周肿瘤消退情况。根据WTO标准:完全缓解(CR)为肿快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 )为肿块的体积缩小50 %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稳定(SD)为肿块体积缩小或增大均不超过25 %并在治疗期间无新的肿瘤病灶发现, 进展(PD)为肿快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灶,总有效率为CR+PR。
2、 结果
18例病人临床缓解17例,介入后手术9例。症状缓解情况和肿块消退情况分别见表1和2。
3、 讨论
许多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因肿瘤细胞对周围器官的浸润导致无法手术或手术困难,常规的静脉化疗由于癌组织局部抗癌药物的浓度低无法有效地杀灭癌细胞。近年来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部分病例临床分期得到逆转从而获得手术机会,为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由于有些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已完全填塞盆腔,肿瘤直接紧贴并侵犯子宫、直肠、膀胱壁层及盆壁等,与髂内动脉的子宫动脉,上、下膀胱动脉,闭孔动脉等的小血管紧密联系,其生长主要与这些动脉的供血有关,这些动脉插管化疗栓塞一方面导管可达到最接近肿瘤的区域,药物可利用其周围丰富的侧枝循环迅速进入肿瘤并分布在其周围。
另一方面局部药物高浓度。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药物直接进入肿瘤供血动脉,局部浓度是全身静脉化疗的89倍,作用集中。因为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局部药物浓度增加1倍,抗癌作用可增加10倍。这样可使化疗药物能集中于肿瘤组织周围,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肿瘤缩小或消失,达到治疗目的。再者动脉灌注药物进入循环系统后,随血流经过全身其它组织,对远处转移病灶也同样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最后选择动脉灌注可以使腹膜后淋巴结及网膜淋巴结内药物浓度明显升高,更进一步增强了淋巴结的防御癌细胞侵袭能力,有效的预防了淋巴结转移。
同时用带药微球栓塞在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同时,阻断肿瘤供血,使肿瘤缺血缺氧坏死,同时又减少了血流对肿瘤内药物冲洗,延长药物在肿瘤内停留时间,使其与肿瘤组织长时间充分接触而发挥较大的杀伤作用。提高疗效。
我们应用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18例,治疗后9例肿瘤显著缩小,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均可行子宫、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和阑尾切除,8例有残存病灶,1例阴性。治疗效果明显。
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用载药微球行肿瘤病灶部位的小动脉栓塞,切断肿瘤细胞营养,使肿瘤细胞生长缓慢或者抑制其生长,同时由于微球中药物从阻塞部位不断释放出来,使肿瘤组织中保持长时间的治疗浓度并尽可能减少药物在其它组织中分布,因此可大大提高化疗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药物微球的良好性能使其成为经导管动脉栓塞手术中的一种理想栓塞剂型.目前常用的药物栓塞剂有明胶海绵,碘化油,聚乙烯醇微球(PVA)和KMG等。
用明胶海棉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这种明胶海绵碎快做栓塞剂和药物载体其颗粒较大(直径1~2ml)且欠均匀,不能彻底栓塞肿瘤微动脉,并且肿瘤还可以建立侧枝微循环,肿瘤缺血不严重,不易坏死,容易复发。
聚乙烯醇微球(PVA)。PVA微球大小不同栓塞血管的部位就不同。理论上用带药PVA微球栓塞可造成肿瘤比较彻底的坏死,能对肿瘤组织发挥“化疗性栓塞”的作用。但是操作时膨胀速度快,易堵管,在体内不可降解,永久栓塞。
碘化油。 碘化油可携带化疗药物选择性停滞于恶性肿瘤的血窦内,使其有导向化疗的作用。用碘药乳剂栓塞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是因为其可以在短时间内流失和存在比较严重并发症等,有的学者建议应谨慎使用。因为碘油能栓塞毛细血管床,血管被栓塞可以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
(1)动脉栓塞后缺血坏死;
(2)神经损伤。根据神经营养血管的完整性,髂内动脉前后支完全闭塞能引起坐骨神经的缺血性损害,所以双侧髂内动脉前后支全部栓塞可产生下肢麻痹、瘫痪以及Brown-Sequard综合症的危险。因此,前毛细血管小动脉丛的血流通畅必须得到保证。
(3)盆腔内相应脏器坏死、穿孔。
海藻酸钠微球(KMG)血管栓塞剂,是一种从天然褐藻中提取的聚阴离子多糖(海藻酸)的钠盐。具有粒径均匀、天然可降解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微球3~6个月后逐渐以分子链的形式无毒降解消失。与其他栓塞剂相比,KMG应用于栓塞治疗具有以下优点:
(1)KMG属一种生物衍生材料,无异物刺激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KMG可根据临床选择不同大小颗粒的微球,克服了明胶海绵颗粒大小不均匀的缺点。
(3)与PVA相比,KMG进入血液后可迅速溶胀,使其在靶血管的部位,靶向定位更好,栓塞更彻底。因为与造影剂混合后膨胀速度较PVA慢,故在释放过程中操作更简便,不易堵管,有利于栓塞的顺利进行。
(4)与超液碘油相比,一是能克服超液碘油在靶血管流失的弊端,增强栓塞血管的效应提高栓塞的治疗效果。二是栓塞血管大小适中,克服了末梢栓塞剂过度栓塞引起的一些作用。我们应用KMG治疗的18例病人疗效确切,副作用明显减少。值得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