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癌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国内最新资料指出:我国癌症疼痛的病人中,仅有41%得到有效缓解,而晚期癌痛仅有25%得到有效缓解。而且,癌症疼痛并非只发生于晚期癌症患者。癌症疼痛患者可能生存数月或数年,如果得不到恰当的止痛治疗,他们将长期忍受癌症疼痛的折磨。因癌症疼痛得不到镇痛治疗的绝望患者和家属可能因此而寻求非正规治疗,甚至寻求医师帮助的安乐死。
虽然我国开展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癌痛镇痛治疗原则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因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大量患者仍然镇痛不足、很多基层医师和患者家属对于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依然心存疑虑等。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癌症疼痛的普及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行和完善规范化疼痛治疗工作。
忍耐是中国人的特性。同样对于疼痛这样的似病非病的身体状况,国人以忍为美德,一直以来还将“关公刮骨疗伤”这样的忍痛传说传为美谈。正是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很多患者存在“得了肿瘤哪有不疼的,尤其晚期患者,疼痛必不可免”、“癌痛治疗也就是吃吃药、打打针,对付对付,没什么好办法”等错误认识,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并未接受规范化除痛治疗,在“对付式治疗”或干脆不治疗中默默忍受着剧痛。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天约有上百万肿瘤患者遭受癌痛折磨,其中约有四成患者为严重疼痛。
患者对癌痛的片面认识,与中国癌痛医学治疗的滞后也有着密切关联。中国的癌症姑息治疗和疼痛医学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不少医务工作者对癌痛的认识片面,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全国数万家医院中,具备现代姑息医学、疼痛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专科人才还比较缺乏,建有癌症姑息专科和疼痛专科病房的还不普遍。不少医务工作者对癌痛的认识片面,把癌痛只作为“一种症状,而不是病”,“忍一忍,反正治不好”,“治疗癌痛,会耽误病情”等误解还普遍存在,使不少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
癌症的疼痛和治疗已经跨越了病体,从病人、亲属、医生,发展为社会性的问题。因此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应对其有清楚的认识。
消除疼痛,不仅是基本人权更是癌症治疗必要途径。
生活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于忍受的。忍痛不是美德、不是勇敢的表现,而只能算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专家指出:癌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除痛治疗与肿瘤治疗同等重要;约80%癌痛经正规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可有尊严地“无痛”生活,“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
事实证明,强忍疼痛不仅使患者感到难受,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例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焦虑、恐惧、抑郁、不愿与人交往;各种机体功能减退,活动能力下降;对生活和治疗失去信心等。疼痛对身体、生理和心理方面造成的损害,不仅明显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治疗的实施和效果。部分患者因疼痛未得到满意控制而失去耐心,甚至会放弃根治癌症的机会。由此可见除痛在癌症治疗当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拒绝疼痛的侵害、摆脱疼痛的困扰,患者才能有勇气面对疾病的挑战。
癌痛的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抗癌治疗的顺利完成。在医学上,虽然根治性抗癌治疗本身能控制疼痛,但止痛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根治性抗癌治疗显效前,也有必要积极进行止痛治疗,以便抗癌治疗能顺利完成。此外,对于已失去根治性抗癌治疗机会的病人来说,止痛可能是部分病人惟一可接受的治疗方法,因为止痛治疗可能使肿瘤病人在无痛状态下长期带癌生存,争取治疗时间和机会。
国际上对于疼痛的认识也日益深刻,2002年,世界疼痛研究会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挽救生命、解除痛苦、恢复机能”成为医学上的三大功能。在治疗过程中,无论疾病发展到哪种严重的地步,要求解除疼痛,也是病人的基本人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