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疼痛,忍忍就能好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感受。因为产生疼痛的原因很多,涉及很多疾病,应尽早进行诊治,可以将疼痛控制在最小程度,尽快解除痛苦,还能将一些疾病“扼杀”在萌芽中。
但不少人都是抱着“忍忍就好了”的想法。他们认为,疼痛并不是大毛病,只要忍一忍,让疼痛过去就没事了。还有人怕影响工作或者麻烦亲戚朋友,不愿意诊治。殊不知,“忍痛”往往会带来严重后果。疼痛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既是一种生理保护体制,也是病痛的信号。正确的态度一是要尽快就医,早期诊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还可减少医疗费用,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恶化;二是到正规医院,切不可胡乱用药止痛。
另外,许多慢性顽固性的疼痛疾病,其疼痛对人体身心的损害往往比疾病本身要大得多。有专家说:“疾病摧毁人的身体,但疼痛可能摧毁人的灵魂。”若人们长期处于疼痛折磨中,除疾病加重外,还会因疼痛产生精神困扰,引发抑郁症、人格的改变等,疼痛对人的精神造成的伤害不可忽视。
◆误区二:
家里随时备着止痛药、广告药
市场上有许多非处方药的止痛片,于是,有些人去药店随意购买止痛片,放在家里备着,有点痛就自作主张吃止痛片。疼痛学专家认为,止痛片短期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是非常有效的,一方面可以配合治疗,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止痛片副作用较大,且不能治本。
如长期乱吃止痛片,可能对胃肠、肝脏或其他内脏带来一定的伤害,如果是两三种混着吃,可能对身体带来更大风险,甚至造成胃出血、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果。所以,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通过医生判断疼痛的原因、性质、程度来给药,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减少副作用。
◆误区三:
疼痛,使劲揉或按摩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每个人都有过疼痛的经历,疼痛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头痛、牙痛,有的是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在这些人中,很多人喜欢去做按摩,或者自己按按揉揉,认为这样可以缓解疼痛。针对这种做法,市人民医院镇痛门诊主任王飞解释说:按摩可以解除某些疼痛,但不是所有的疼痛都适合按摩。
对于某些疼痛,如一些神经炎症所引起的疼痛,强烈的、轻率的按摩手法会扩大炎症的范围,加重水肿。比如说,前段时间有一位老年病人,弯腰劳累后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洗浴中心按摩了一次,第二天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痛得直不起腰,坐轮椅来医院治疗,经检查,是由于按摩手法太重,导致神经根水肿加重,所以腰痛更明显。
同时,王飞还说,有些人发现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问题时,一般很容易靠所谓的经验去揣测自己得了什么病,自己随便治疗,这种想当然的判断及治疗可能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恐慌中,也可能延误疾病的治疗,是要不得的,尤其是老年疼痛患者,一定要尽可能地先到医院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