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当今医学领域仍是一个世界难题,每一位癌症患者备受煎熬,身体消瘦,还要遭受疼痛的折磨,让亲人、好友感到心酸。那么,虽然大部分癌症不能治愈,我们用什么方法控制癌症患者的痛苦,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有一个难得的微笑呢?我们来看一看癌痛治疗的国际化标准。
癌痛的三阶梯治疗方案
癌症初诊时,约25%患者伴有疼痛症状,抗癌治疗期约35%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疼痛发生率上升至75%。疼痛也是癌症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生活、活动能力、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疼痛治疗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合理的止痛治疗,WHO制定了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根据三阶梯治疗原则治疗癌痛。90%以上的癌症病人疼痛可以得到缓解,部分病人由于疼痛的消失,抗癌的信心增加,得以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首先,癌痛的治疗请遵循5项基本原则:
一、口服用药
首选口服及无创途径给药。口服用药,无创、方便、安全、经济。随着止痛药新剂型研究进展,及患者不同病情对给药途径的不同需求,除口服途径给药外,选择其它无创性给药途径日趋广泛应用,如透皮贴剂止痛治疗。若患者有吞咽困难,严重呕吐或胃肠梗阻时,可选用透皮贴剂、直肠栓剂等。必要时使用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
二、按阶梯用药
是指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即轻度疼痛首选三阶梯治疗方案的第一阶梯:非阿片类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或疼痛继续加剧为中度疼痛,则选用消炎止痛药加上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此为第二阶梯;若仍不能控制疼痛或疼痛加剧为重度疼痛,则进入第三阶梯:选用强阿片类药(以吗啡为代表),并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物,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药物成瘾性。
三、按时用药
是指止痛剂应有规律的按规定间隔给药。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次剂量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之前给予,这样可以保证疼痛连续缓解。有些患者因突发剧痛,可按需给药。
四、个体化给药
由于个体差异,阿片类药物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就是正确的剂量,故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理想缓解疼痛及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剂量为止。
五、注意具体细节
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耐受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止痛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来重点看一下癌痛的三阶梯治疗。
第一阶梯
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消炎止痛)药物。注意: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的问题。 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尼美舒利等等。
第二阶梯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非甾类消炎止痛药和辅助止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 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
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以往认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愿给患者用吗啡,现在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使用吗啡的癌痛患者极少产生成瘾性。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等。但是,杜冷丁这一以往常用的止痛药,由于其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未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