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疼痛的克星——针刀疗法
海军总医院从1988年开设针刀医学门诊以来,共治疗患者5万余人次,临床有效率90%以上。乔晋琳主任对针刀治疗机理和针刀对软组织损伤的活血化瘀、调节免疫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居军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颈肩腰腿痛此类软组织损伤疾病的发病率已上升到第三位,超过80%的人群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腰背痛,仅骨性关节炎我国就有将近6000万患者。对面这些沉重的数字,海军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乔晋琳主任毅然选择了对软组织疾病的临床医疗和研究工作。
乔主任介绍,十几年前,刚开始接触治疗软组织疾病是从针灸开始的,经过几年临床摸索实践,发现许多疾病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疗效不稳定,心里很苦恼。于是利用工作之余系统学习了软组织损伤最新理论,学习针刀疗法、疼痛治疗学等新技术,并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一位外国政要因长期慢性头疼,半边脸痉挛伴肌肉萎缩,每天疼痛难忍,又影响形象,只能辞去高官做企业家。慕名请乔主任看后,确诊为严重颈椎病伴环枢关节半脱位,经五次治疗康复而归。一位患十多年腰腿痛的老年患者,多方求治反复不愈,经乔主任确诊为腰神经后支卡压症,在三维CT引导定位下,针刀松解治疗一次治愈,十多年腰腿痛一扫而光。类似的疑难病例乔主任每周出专家门诊都会遇到。
2008年11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长、总后卫生部周登峰助理、全军中医药学会杨明会会长等参观“军队中医药成就展”时,亲切接见了乔晋琳主任, 乔主任向领导介绍了他的团队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将针刀疗法和现代影像诊疗技术紧密结合,逐步实现了“可视针刀”的应用研究情况。于文明副局长高度评价了针刀医学在军队卫勤保障事业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针刀是从古代“九针”中“锋针”改良而来,针尖呈平头带刃状,针体直径为0.8~1.2mm。针柄为一葫芦状手柄。针刀长度分Ⅰ~Ⅳ型,根据病灶深浅选择型号。因此针刀既有毫针的性质,又具备手术刀的某些作用(如切割分离)。中西合璧,浑然一体。针刀医学是在小针刀疗法基础上创立的中医学新的分支学科,是中医创新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学术成果。针刀能直接松解病灶处的肌筋膜、滑囊等软组织粘连瘢痕,解除血管神经的卡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痉挛性疼痛。已故骨伤科泰斗尚天裕教授指出:“针刀医学作为一个医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而且是创新体系,它将对世界医学能产生多大的影响,还不能盲目的去预料,但是它一定会产生影响,这是可以预见的。”
疼痛与功能障碍常常是一对孪生病魔,如何在解除疼痛后尽快恢复人体活动功能,不至于产生后遗症,并巩固远期疗效,这是康复医学面临的课题。近几年来,乔主任提出了针刀、疼痛治疗为主,药物和运动康复为辅的整体治疗方案,创立了“针刀松解―疼痛治疗―康复作业”三联疗法,在临床中收到显著疗效。截止到2008年,乔主任带领的团队以针刀为主治疗各种颈、肩、臂、腰、臀、腿软组织损伤逾2万例。近十年,他发表论文专著四十九篇(部),代表性专著有《全息胚针灸学临证概要》、《Hand Acupuncture Therapy》、《中国针刀学》;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针刀医学刀法手法学》副主编等。目前他的研究方向是针刀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理、军事训练伤的防治等领域。除了繁忙的科室临床和行政工作外,他还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针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康复理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针刀医学杂志》执行主编等学术职务。由他主持或参与的总后卫生部课题,国家“973”计划课题等5项课题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在上级领导和学会的支持下,全军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已于2008年5月16日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全军针刀医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推选出47名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他们代表着陆海空三军及武警部队的1800多名针刀工作者。在提到针刀医学的发展方向时乔主任谈到,针刀医学成为中医学的分支和创新体系是来之不易的,创始人朱汉章先生和老一辈针刀人殚精竭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针刀医学的发展必须遵崇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西医的影像技术,为针刀的诊断及操作技术规范化进行扎实工作,同时按照临床循证医学的方法,筛选出针刀适宜疾病;当然针刀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是基础的基础。近期,军队针刀医学的发展纲要及针刀规范化工作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之中。总之,工作任务是繁忙的,需要做的事很多很多。在结束采访时,乔主任满怀深情的说:“如果学医是我偶然的选择,那么研究软组织损伤疾病就是我终身的追求!我愿意在医院提供的平台上多为老百姓和部队官兵解除痛苦,多增添一份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