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预防
一般措施 (1)生育前的评估;(2)保护胎盘屏障的完整性:在孕期要避免腹部碰撞挤压,避免羊膜腔穿刺等有创操作;(3)避免过期妊娠,分娩时胎龄的延长增加了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宫内阻断失败的风险;(4)先兆早产发生后应尽快行剖宫产。郑州大学一附院感染性疾病科余祖江
被动免疫 注射HBIG能激活补体系统,增强体液免疫,降低病毒量,其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报道不一,多数认为效果明确,但是否常规应用目前尚未形成共识,尚有争议。现在一般认为这种方案基本无效,近年在国内已经摒弃。
抗病毒治疗 高病毒载量是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作为孕妇被动免疫及新生儿出生时主被动免疫的补充阻断措施,核苷类抗病毒药近年来受到重视,以期降低宫内传播的发生率。国内外乙型肝炎孕妇使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抗病毒阻断母婴传播研究结论乐观。
2009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指南肯定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核苷类药物在妊娠期应用的安全性,妊娠中出现乙型肝炎发作或高病毒载量,可使用B级药中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福韦[4]以阻断母婴传播,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亦有共识。恩替卡韦、阿德福韦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有胚胎和胎儿毒性归入C类,通常不用;干扰素由于具有抗增殖作用在妊娠期间应禁用。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对于肝硬化患者,怀孕前即开始抗病毒治疗(即全程治疗),妊娠全程及产后较长时间均需持续治疗。而对于非肝硬化者,妊娠32或34周开始抗病毒治疗(即妊娠晚期),持续至分娩,或至产后4周再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
产中预防
降低产时传播的措施包括:减少新生儿产伤及羊水吸入、缩短分娩时间、严格无菌操作等。分娩方式对母婴传播的影响尚无定论,目前多趋向于提倡阴道分娩。现有研究大多认为剖宫产不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也有报道宫缩之前剖腹产可能会降低感染率,但没有形成专家共识。
产后预防
目前采取的新生儿主动免疫及被动免疫主要是尽可能减少围产期感染及哺乳期感染,是预防乙型肝炎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我国已形成共识。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h内尽早注射HBIG(剂量应≥100IU,一般要求越早越好,0小时更好),同时在不同部位按序接种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小结
目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防治措施目前达成共识是:每个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尽快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对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或HBVDNA高载量(≥1×106IU/ml)的孕妇可在妊娠末3个月时接受替比夫定、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以提高阻断率近97%。对与病毒阳性但低于106u/ml的母亲,也推荐妊娠后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是否在孕期进行HBIG被动免疫,包括父婴之间是否需要阻断治疗目前无共识,一般不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