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我国每年新增动脉瘤患者约20万,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首次SAH的死亡率即达30―40%;再次出血的死亡率更高达60―70%。因此积极治疗预防再出血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白卫星
目前,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同时,积极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A、MRA或脑血管造影等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瘤已经成为神经科医生的常识。最初在我省倡导并推行这一理念的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早在2005年就制定了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使这一技术无可争辩地成为脑动脉瘤安全有效的确认手段。几乎和国际同步,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在李天晓教授带领下,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脑动脉瘤的腔内介入治疗,这是我省脑动脉瘤微创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事情。此后李天晓教授指导他的团队敢于创新、善于总结,陆续实施了省内首例颅内宽颈动脉瘤Neuroform支架辅助成形栓塞术、支架“对吻”辅助成形栓塞术、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旷置”栓塞术、颅内动脉夹层(瘤)的腔内重建术等,拓宽了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并使传统开颅手术禁区――脑干和丘脑的动脉瘤有了根治的可能。这个团队同时将积累的经验教训不断以研讨会、培训班、卒中快车和专业沙龙的形式和省内同道分享,随着近几年知识观念更新、技术设备提高,全省各地市SAH患者的脑动脉瘤检出率大幅提高,有些地市医院甚至具备了独立开展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条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眼下省人民医院介入科依托自己的脑血管病区,和美国加州大学(UCLA)研发中心、法国冈城大学临床医院和韩国ASAN医疗中心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正致力于复杂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动脉瘤壁的影像研究,动脉瘤腔内血流动力学分析以及脑动脉瘤发生的基因学基础等系列国家级前沿课题研究,并已经在SCI、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阶段性成果。
包括颅内动脉瘤,疾病治疗的微创化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欧洲和北美,几乎占所有治疗动脉瘤的80%,特别是对于开颅手术难以接近或无法夹闭的动脉瘤,栓塞更是唯一选择。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SAT)2009年的结论进一步肯定了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远期疗效。
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神经组的发展,伴行着神经科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上的每一步提高,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循环。现挟多种动脉瘤腔内处理技术,每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20-150人次,在以颅内动脉瘤为代表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已经成为医院的一个特色、一个标杆。
典型病例
巨大动脉瘤 颅内巨型宽颈动脉瘤无论选择开颅手术夹闭还是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都非常困难,外科通过结扎动脉近端或直接夹闭动脉瘤仅在有充足侧支循环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且手术创伤大,危险性高,并发症多,而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治疗创伤小,并发症相对较小,且目前有多种新的栓塞技术及材料供选择,为微创治疗复杂病例提供了较好的方法,但有时一次栓塞难以达到致密栓塞,可能需二期栓塞治疗。
刘××,女,65岁,以“头痛、左眼进行性视力下降1月入院”。造影示左颈动脉末端巨大动脉瘤(图A),给与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图B),栓塞满意,无瘤颈残余。半年后复查(图C、D),提示动脉瘤瘤颈残余。再次栓塞(图E),提示动脉瘤完全栓塞。
多发动脉瘤 多发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10%一30%,比单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更加复杂,有更高的病死率。一般来说,多发动脉瘤患者中,动脉瘤数目以2个为最常见,动脉瘤数目越多,越少见,而颅内同时具有≥4个患者的动脉瘤就更罕见。本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造影发现共四个动脉瘤,且瘤颈宽,治疗困难,在我科一期全部成功栓塞。
杜××,女,62岁,以“突发头痛、呕吐1周余”入院。造影示多发动脉瘤(图A、B)。图A1、B1为三维重建。考虑前交通动脉瘤为责任病灶,予以首先栓塞(图C),再栓塞右大脑中动脉瘤(图D),接着栓塞右眼动脉段动脉瘤(图E),最后栓塞左眼动脉段动脉瘤(图F、G)。
......
很遗憾,更多的图片不能上传了;请管理员给更多机会,下次再传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