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较常见的肌筋膜炎有:腰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胸背肌筋膜炎、项背肌筋膜炎(含颈肩肌筋膜炎)等。
肌筋膜炎的危害
筋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肌萎缩、神经卡压症,并可能引发或加重脊柱其他疾患。此外,其经常反复而导致患者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工作,甚至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肌筋膜炎病变机制
肌筋膜为肌肉背膜,进出肌肉的神经和血管,必须经过该膜,才能支配、感知和营养肌肉。而肌肉为人体活动的动力基本单位,如长期姿势固定或心理压抑,则可引起局部肌节水平的生理性挛缩,而长期反复肌痉挛引起肌肉缺血,引发无菌渗出,导致疤痕形成,局部肌筋膜经常承受体位性负荷而极度紧张、疲劳引起姿势性损伤,反复劳累致肌肉微小撕裂性损伤,在肌筋膜微血管反应区周围出现致痛物质。
而肌筋膜损伤愈合后可遗留疤痕或粘连,疤痕组织可使局部血管数量减少或管径变小,发生局部微循环血流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容易致肌肉供血不足和无氧工作能力丧失;且可导致神经的卡压。同时,因肌肉局部缺血使其末梢神经受刺激引起疼痛,而疼痛可导致肌肉收缩,供血因此而下降,而缺血会诱发和加重无菌性炎症反应,瘢痕加重。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肌筋膜炎防治原则
由本病的发病机制可知,本病与肌肉的不当使用或外部损伤关系密切。而作为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中的不良习惯就是“不当使用”的最常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持续久坐、久站或低头伏案,而间歇活动极少。所以,要防止本类疾病的发生,除了防寒湿侵袭之外,重点是改变不良习惯,注意工作间歇和相关肌群的锻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