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在治疗血管瘤中的应用
一、药物浓度、剂量及疗程
根据患儿的年龄、病变部位、血管瘤的大小及类型选择合适的浓度及剂量。一般情况下,年龄小、病变表浅、发生于眼睑和会阴部者使用低浓度、小剂量。对血管瘤面积较大者,分次治疗。1次未愈者,每2周注射1次, 2~5次为1疗程。每次用药剂量不超过8 mg,用药总量不超过40 mg。
二、操作要点
病变局部常规消毒,抽取所需平阳霉素液,用5号针头距血管瘤边缘1~2 mm进针,沿不同方向呈放射状边进针边注射药物,使药物均匀地分布于瘤体内,注射时以血管瘤饱满或表面苍白为佳。注射完毕局部压迫止血。
三、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机制
平阳霉素是新型广谱抗肿瘤抗生素,主要成份是博来霉素A5 ,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由于单纯性、混合性血管瘤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特征,因此瘤体内注射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 使血管瘤消退。海绵状血管瘤病变组织内有类似静脉窦的大而不规则的腔隙,腔内壁为单层内皮细胞,注射药物后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血管内皮破坏,血管瘤退化。
四、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
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其中部分患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出现与患儿年龄小、药物浓度高、剂量较大及治疗部位有关。在治疗中,通过调整药物的浓度、剂量,可以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五、治疗方法
一次取平阳霉素1mg-8mg、地塞米松1mg-5mg不等,以2%利多卡因1ml-3ml稀释,常规消毒瘤体病变区,在瘤体外0.5cm施压阻断血流,以5号注射针头刺入瘤体内,尽量抽尽瘤体内的血液,然后注入药物,据瘤体大小的不同,治疗时可在一个刺入点呈三角形或四边形向不同方向注入药物,一般以2个-3个点为宜,注射后瘤体表面皮肤或粘膜变白,局部继续施压2分钟-3分钟,以延长药物在瘤体内的作用时间。
注意事项
1:药液的浓度对血管瘤一般是0.1%,对血管畸形一般是0.2%。
2:血管瘤的治疗可适量的加入地米,也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血管畸形的治疗一般不用,但是为了防止术后发热,有时可肌注适量的地米。
3:注射时要求从瘤体的周边0.5cm进针,分区域多点注射,切忌从瘤体中进针及一点足量注射,以防止药液的渗出及瘤体的溃破。
4:血管畸形的注射要回抽有血后方可注射。
5:一次注射量不能超过8m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