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疗效评价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平阳霉素治疗各种血管瘤及不同类型的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2003年共收治血管瘤162例,血管畸形153例。对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血管瘤或血管畸形采用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进行治疗。具体如下:皮肤血管瘤为8mg/8ml,皮下及黏膜下血管瘤为8mg/5ml,皮下及黏膜下血管畸形为8mg/3ml。结果:皮肤血管瘤有效率达95%,口腔黏膜血管瘤为100%,皮下血管畸形的有效率为92%,黏膜血管畸形为97%。结论:平阳霉素的有效治疗浓度对两种不同的血管病变起着重要作用。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血管病变,采用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3]。但是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病理改变不同,应用同样的浓度治疗两种不同的疾病,是不可能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而且是否由于浓度的原因引起治疗时间延长,治疗效果不佳,并引起不应有的并发症,也是需要临床讨论的问题。笔者在临床上选用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分别治疗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分类
按照Mulliken和Glowacki等提出的血管瘤脱?芑?畏掷啵?],根据临床上血管病变出现的时间、肿瘤生长的速度、肿瘤体表的颜色、是否是实质性、可否压缩等进行临床诊断。根据上述诊断方法,对1998~2003年收治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62例,血管畸形153例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162例血管瘤和153例血管畸形的分析 (例)
1.2 治疗方法 注射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胸部X线片。
1.2.1 血管瘤注射液的配制
(1)皮肤表面血管瘤: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3.5ml,生理盐水3.5ml,地塞米松1ml(2mg);(2)黏膜及皮下血管瘤: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2ml,地塞米松1ml(2mg)。
1.2.2 血管畸形注射液的配制
因为平阳霉素只对海绵状血管畸形有作用,对毛细血管畸形和动静脉血管畸形无效,所以配制的注射液仅限于海绵状血管畸形。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1.5ml,生理盐水1.5ml,溶成3ml混合注射液。
严密消毒后,从瘤体周围正常组织进针,穿刺有回血,尽量将瘤体内血液抽净,然后换注射器注射药物。实体性肿物应尽量将药液均匀注入瘤体内,体表肿物注射不宜过浅。根据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注射1~5ml。注射后压迫15~30min,术后抗感染治疗。血管瘤一般10~14天注射1次,血管畸形15~30天注射1次。对于肿瘤速度增长较快、肿瘤范围较大的重症血管瘤,还配合口服强的松、与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是按3mg/(kg・d)一次口服,肿物缩小后,改用1~2mg/(kg・d),一次口服,再持续2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1)治愈:肿物完全消失,皮肤和黏膜颜色恢复正常1年以上无复发;(2)有效:肿物大部分消退;(3)无效:肿物部分消退或消退不明显。
2 结果
315例患者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的疗效,见表2。表2 应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疗效总结 例(%)
从表2可见,皮肤血管瘤有效率达95%,口腔黏膜血管瘤为100%,皮下血管畸形的有效率为92%,黏膜血管畸形为97%。黏膜血管畸形、血管瘤范围较小的注射1次即可治愈,出现全身发热10例,局部溃疡3例。
3 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Mulliken和Glowacki等提出了生物学分类方法,将血管病变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即依照血管病变的组织发生不同来分类:具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者为血管瘤,而不具增殖倾向的血管内皮及衬里组成的血管病变为血管畸形[1]。新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从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生物学特性方面区别各种血管病变,对血管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判断预后等方面更有实际的临床指导作用。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平阳霉素抑制高度增殖的血管瘤内的血管内皮细胞而起作用,另外平阳霉素还具有一定的硬化作用,通过两种作用而起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而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畸形,主要是通过药物的硬化作用而起到治疗效果。因此如果用同样的浓度治疗两种疾病,将不会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笔者几年前对血管瘤曾采取了等待退化的方法,现在看来有些不妥。按照血管瘤的生长特点应该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进行,而不应该盲目地等待退化,以免错失治疗良机。笔者还曾对血管瘤单纯地进行激素治疗,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对有些血管瘤疗效不能肯定,且停药后有一定的复发迹象。因此,积极地采用平阳霉素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病例,还是应当采用几种方法综合治疗,以取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在病理改变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血管瘤为真性肿瘤,生长迅速,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度增殖。而血管畸形并不属于真性肿瘤,生长速度慢,主要病理变化是血管膨大,数量增多[5]。
对于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分类,根据两者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变化的特征及临床表现,对大多数临床患者不难进行分类。血管瘤一般在生后几周发现,生长速度较快。临床表现为体表肿物,呈鲜红色,触之肿物呈实质性,一般不能压缩,体位试验(-)。而血管畸形一般在生后即有,生长速度较慢。临床表现为体表肿物呈紫红色,触之肿物软,可以压缩,体位试验(+)。
平阳霉素的有效治疗浓度,对于两者的治疗效果将起决定性作用。笔者对不同的血管病变、不同的部位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浓度,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并发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