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肛瘘的发病机制,即瘘道长期不愈的原因,至今尚缺乏准确的解释。传统的说法归结为多方面团素,即内口部位肛隐窝感染持续存在;瘘道弯曲狭窄,引流不畅;瘘道管壁瘢痕组织增生,血液循环不良;脓液、粪渣不断进入瘘道;外口闭合过早,感染复发等。特别强调持续感染的内口为其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对48例患者术中肛瘘瘘道的观察研究,认为应特别重视肛门括约肌在肛瘘发病机制中的病理作用。
1、瘘道是长期引流脓液的结果,其本身并不是形成瘘道的原因。肛瘘慢性瘘道的形成,与外科常见的其它慢性窦道一样(如慢性骨髓炎),是由于存在着一个慢性持续感染灶,长时间脓液自行引流的结果。只要我们把此感染灶消除,窦道会自行愈合。反之,试图单纯消除窦道,无济于事,这已为临床实践所证明。本组48例中,75%的病人肛门括约肌外的脓肿已完全消失,仅留一个慢性瘘道;25%的病人肛门括约肌外有残留脓腔,主要是因为病史短,引流瘘道尚未最后形成所致。
2、隐窝肛腺是肛周脓肿的起始感染部位,而不是持续存在的慢性感染灶部位。多数肛周脓肿始于隐窝肛腺感染,已被公认。而在肛瘘形成过程中,隐窝肛腺由于炎症破坏,纤维组织增生,其原来的解剖结构已完全消失,或成为瘘道一端的比较通畅的开口,在直肠粘膜上呈一小凹陷;或增生为稍突向直肠腔内的小乳突状内口。病程越久,这种改变就越加明显。我们的观察证明,肛瘘的慢性感染灶(区)并不是已不复存在的原肛隐窝、肛腺组织。
3、肛门括约肌在肛门瘘发病机制中的病理作用。在肛瘘形成的原因中,张庆荣氏曾提出肛瘘内口下方常有狭窄,引流不畅。本组48例慢性感染区均位于肛门括约肌肌内或肌间以及直肠壁内,局部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但基本表现是局部狭窄的瘘道及狭窄内侧(肠腔侧)的慢性感染、脓肿区。肛周脓肿自溃或切开引流术后不能彻底引流这一区域的感染,既使原隐窝肛腺由于感染破坏,已经失去了易于感染的解剖结构以后,这个慢性感染灶也不能消除,其原因正是肛门括约肌是阻碍局部通畅引流,从而形成慢性感染灶的重要因素。
4、当隐窝肛腺感染导致肛周脓肿时,由于炎症及疼痛刺激,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尤其在炎症局部,这种痉挛性收缩更为明显。这样就把脓腔分割成哑铃形三个部分,即肛门括约肌外侧的大脓腔,内侧的小脓腔和肛门括约肌肌内或肌间的狭窄弯曲、不规则的通道和脓肿。通常的脓肿切开引流术仅仅使外侧的大脓腔得到引流,而对后两者来说,由于痉挛的括约肌的影响,引流不畅,炎症不能被控制,于是成为一个慢性感染区。
所以这个慢性感染区并不是隐窝肛腺,而是位于直肠壁内、肛门括约肌肌内或肌间的局部狭窄及脓肿区。局部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慢性感染区形成;而慢性炎症的刺激,反过来使局部肛门括约肌持续处于痉挛收缩状态,成为恶性循环。久之,局部肛括约肌组织纤维瘢痕化,使该处最后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不规则狭窄通道及其内侧的持续慢性感染区。至此,肛瘘的病理演变过程全部完成。总之,根据我们对肛瘘发病机制的看法以及临床实践,瘘管位于皮下,不穿经肛门括约肌的肛瘘是不存在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