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癌的诊断
(1)前列腺癌的症状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2)前列腺癌的诊断
临床上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可以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然而,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前列腺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后再确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
二、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
(1)计算机断层(CT)检查:CT对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低于磁共振 ,前列腺癌患者进行CT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肿瘤的临床分期。对于肿瘤邻近组织和器官的侵犯及盆腔内转移性淋巴结肿大,CT的诊断敏感性与MRI相似。
(2)磁共振扫描: MRI检查可以显示前列腺包膜的完整性、是否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及器官,MRI还可以显示盆腔淋巴结受侵犯的情况及骨转移的病灶。在临床分期上有较重要的作用。磁共振光谱学检查是根据前列腺癌组织中枸橼酸盐、胆碱和肌酐的代谢与前列腺增生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光谱线,在前列腺癌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MRI检查在鉴别前列腺癌与伴钙化的前列腺炎、较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瘢痕、结核等病变时常无法明确诊断。因此影像学检查等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都存在局限性,最终明确诊断还需要前列腺穿刺活检取得组织学诊断。
三、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的诊治
1、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的概念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包括生化复发、临床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生化复发是肿瘤进展发生临床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前兆。
(1)放疗后生化复发的定义:生化复发是指放疗后PSA值降至最低点后的连续3次PSA升高,复发的确切时间是PSA最低值与第一次升高时间之间的中点。
(2)放疗后临床复发的概念:放疗后临床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是指CT、MRI、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排除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经过前列腺穿刺证实的放疗后前列腺癌复发。远处转移是指影像学检查发现远处播散的证据。
2、疗后复发的治疗 生化复发的患者通过恰当的诊断评估后,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观察等待治疗或其他合适的治疗方法。局部复发的患者可以选用挽救性治疗、内分泌治疗等。远处转移的患者则只能选用内分泌治疗。
(1)观察等待治疗:适应于低危前列腺癌患者,在根治性放疗后生化复发早期,且PSA上升缓慢者,可考虑采用观察等待治疗。
(2)内分泌治疗
1)适应证:放疗后生化复发;放疗后临床局部复发,但患者不适合或不愿意接受挽救性治疗;放疗后远处转移。
2)内分泌治疗的时机:对于生化复发后采用早期或延迟内分泌治疗。相关证据表明,早期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优于延迟内分泌治疗。
3)内分泌治疗方式:去势治疗;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等。
四、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骨转移治疗
对于有骨转移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骨痛,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1、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具有持续缓解骨痛、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延缓骨并发症发生时间的作用。是目前治疗和预防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首选方法。
2、放射治疗 体外放射治疗可改善局部和弥漫性骨痛。因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多处骨转移的机会较高,因此体外放射治疗的范围和剂量越大,副作用越大。放射性核素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导致的多灶性骨痛有一定疗效。89锶和153钐是常用的放射性核素,89锶比153钐发出的β射线能量高,但半衰期短。Ⅲ期临床研究显示单独应用89锶或153钐可以显著减少新发骨转移灶,降低骨痛症状,减少止痛药用量。最常见的副作用为骨髓抑制。
3、镇痛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了疼痛治疗指南,也适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镇痛治疗必须符合这一指南,规律服药(以预防疼痛),按阶梯服药:从非阿片类药物至弱阿片类,再至强阿片类药物的逐级上升,还要进行适当的辅助治疗(包括神经抑制剂、放疗、化疗、手术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