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是血液由心脏通向脑和头其他部位的主要血管,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桥梁”,如果出现狭窄,心脏就无法畅通给大脑供血,从而引发脑缺血。有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脑梗塞都是由颈动脉狭窄造成的。那么,变窄的颈动脉如何打通?应该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颈动脉狭窄多是由于粥样斑块沉积在颈动脉引起的,中风的原因主要是斑块或血栓脱落形成栓子,造成颅内动脉栓塞,从而引起相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性脑梗死。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去除能引起栓子脱落的病变或者防止栓子脱落。
凡是怀疑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要重视血管造影检查,该检查可以精确地判断斑块程度和稳定性。一旦斑块不稳定,不论狭窄程度如何,都应该及时干预治疗,否则斑块一旦脱落,很容易引起脑卒中。一旦确诊颈动脉狭窄,就必须处理,改善狭窄的状况,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2个方面。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tomy, CEA)和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angioplasty and stent placement, CAS)。因为颈动脉手术是一个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操作,为获得好的手术效果,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必须严格确定和遵守手术的适应证。
选择哪种治疗方式也是近年来争论的焦点,但总体也是有原则的。
1. 早期轻度狭窄的病人,症状不明显,没有系统治疗的病人,建议药物治疗。
2.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① 6个月内1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 颈动脉狭窄度R70%;③ 6个月内1次或多次轻度非致残性卒中发作,④ 症状或体征持续超过24h且颈动脉度R70%。
相对适应症;①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度R70%;② 有症状性狭窄度处于50~69%,③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检查提示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
CEA手术时机选择:目前我们仍推荐在急性脑梗死在发病6周后手术较为安全,但是对于近期出现症状发作,影像学检查提示为不稳定斑块时可选择于2周内手术[8];如为双侧病变,两侧手术间隔至少2周,狭窄严重和(或)有症状侧优先手术;如患者颈动脉完全闭塞,应其已无栓子继续脱落,手术并不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因此不推荐手术治疗。
3.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CAS)有症状且颈动脉狭窄度>50%,要求术者单位上一年度术后30天内各种原因中风和死亡的发生率≤6%;,致残性中风或死亡的发生率应≤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度>60%,要求术者单位上一年度术后30天内各种原因的中风和死亡的发生率≤3%;致残性中风或死亡的发生率应≤1%。
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是选用CEA还是CAS,不仅应该根据术者的熟练程度(熟练者能降低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应该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对于有适应证患者,外科手术治疗能显着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但外科手术长期效果的保证,不能离开内科的药物治疗。主要的药物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他汀类药物。
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价廉且确实有效,氯吡格雷效果更佳,但价格较为昂贵。有条件者可长期口服,无条件者可和阿司匹林重叠3月后停药,改为单用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在颈动脉狭窄术后治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降低血脂,更能起到稳定斑块,防止再狭窄的作用。因此有条件应常规口服。
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历经半个世纪,临床证实确实有效。随着国人发病率的提高,国内颈动脉狭窄手术的开展逐年增加。为获得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医生必须熟悉颈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严格遵守手术的适应证。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提高我国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