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疼痛已经被纳入继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的第5大生命体征。它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意识到“疼痛”在人的生命中的重要作用并给予“疼痛”以充分的重视。
现代医学起源于18世纪。自从有了手术治疗疾病的方法,疼痛就如影随形,时刻相伴。不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曾经以为手术后疼痛是天经地义的、不可避免的。
从上世纪医生们就已经关注手术后的疼痛带给病人的影响,大约从1995年以后术后疼痛治疗呈现突出的进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关心这个课题,技术和方法也日臻完善。
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手术后难以忍受的疼痛可以引发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得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非常不利于手术恢复、甚至是致命的问题;还有,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对手术后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使得传统的手术后疼痛治疗观念和传统的疼痛治疗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了,现代的疼痛治疗的概念应该是运用多种技术、药物、方法来达到高质量的,也就是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镇痛目的。
其实,手术后疼痛对于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远远大于我们对它的认知,术后疼痛将在多个器官和系统引发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例如:疼痛限制了病人早期活动;引起失眠、焦虑、产生无助感;推迟功能锻炼的时间;增加发生褥疮、静脉血栓的危险;疼痛削弱呼吸系统功能,使得病人不敢咳嗽,也就不能有效的咳痰,可能引起肺感染;疼痛可能使原有心脏病的患者加重病情甚至出现心肌梗塞或心衰;延迟胃肠蠕动的恢复;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如果发生并发症,可能要延长监护时间、增加特殊治疗设备,增加医疗费用。
基于上述这些原因,预防和治疗手术后疼痛,不光是可以使患者手术后更舒适,更重要的是要使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尤其是使那些本来就有某些器官和系统病变的病人、老年病人等,能够顺利地度过手术后的危险,顺利出院。
相关文章